登录

《子与久宦楚中贻书见讯而余有晋臬之除赋此奉答》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子与久宦楚中贻书见讯而余有晋臬之除赋此奉答》原文

东西岁晏走除书,转觉徐郎姓字疏。

薄劣偶先燕市骏,羁栖宁为武昌鱼。

台中白简霜容老,湖上青衫草色如。

莫向并门频问讯,病夫无意太行车。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子与久宦楚中,贻书见讯,而余有晋臬之除,赋此奉答。 东西岁晏走除书,转觉徐郎姓字疏。 薄劣偶先燕市骏,羁栖宁为武昌鱼。 台中白简霜容老,湖上青衫草色如。 莫向并门频问讯,病夫无意太行车。 首联“东西岁晏走除书,转觉徐郎姓字疏”。岁末年终,官场变动之际,作者接到友人从楚地寄来关心问候的书信。“走除书”,即得到任命赴外地任职的文书。对自己忽然外任,尽管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却也懒得去费神解释和一一回复了。徐郎,指友人。《晋书·顾荣传》中说顾荣在洛阳,“游五陵间,每与人同饮,客有少于荣者,欲相娱饮,而观其风度。乃先酌醇醪,举以向荣曰:‘我公之齿录尚新,卿此客之间旧矣。所以思厚始敬终,岂有战战兢兢于俯仰之闲而不略陈大略者乎?’荣于是解衣般礴,如所谓也。其友人有宿不退者,荣遣使送客出洛城东门……由此人称徐朗能歌,语尤盛美也”。二句蕴含曲折之情,“正见忘言之浅”,与好友形象多么亲密、情感多么温馨呵。“旦夕逾淮剧说”,其中确有这般关系存在;作客的经历越多就越深刻地体味出生活的复杂况味;那么便会真诚地越发想念那种人际关系;“晏如也”。古人习惯用语尾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转觉徐郎姓字疏”为反问句式,流露出对友人问候的感谢和因公务繁忙无暇回信的歉疚。作者似乎觉得对友人疏懒之举十分愧疚。

颔联“薄劣偶先燕市骏,羁栖宁为武昌鱼。”这两句是作者自嘲之语。“薄劣”,薄命拙劣。王世贞谪戍塞北时曾有“寄命驲邮问京国,射声走卒薄应谐”句。说自己薄命愚蠢竟受到如此对待。“偶先”,只是事前占个先机儿的意思。这句说自己也是事情赶到先头了:比燕市中声炫耀良马却被绊住不及去看更可悲!诗人采用诙谐的说法缓和一下急转之势。“羁栖”句点出眼前遭遇。在武昌的“羁栖”反而连燕市那样竞卖良马的自由都没有!此处反用西晋潘岳《哀王孙》中“燕骏一朝移”句意。“宁为”表明不慕富贵。“宁”读去声,“燕市”是楚地当然也是王世贞谪戍之地。此联叙事而兼用意。“台中白简霜容老”,是写友人问候中的同情与关切。“台中白简”,借指朝廷;“霜容”,即白发。“湖上青衫草色如”,是写自己境遇贫寒而憔悴。上句说朝廷对自己已发出严肃的询问(“白简”),下句则说朝廷政治得不好(“青衫”与“草色”)。“莫向并门频问讯”,作者在自嘲中流露出对友人慰抚的谢忱。“病夫无意太行车”,流露了与世相忘的淡泊情怀。

这首诗感情真挚而深沉。作者采用自嘲、自解的方式曲折传达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对友人的歉疚、对世风的愤慨等感情。诗风朴实自然,语言清健明朗。

现代文译文:

岁末年终,官场变动之际,收到你从楚地寄来关心问候的书信。我忽然外任,懒得去费神解释和一一回复了。偶尔先于友人调任他处这也值得称道;其实,这只是事先占了上风而已;下联说这种没有选择处世的对偶语气增添了自己受禁锢时郁结不畅的自伤、自责心情正缘于此自己未能一改青衫常制反使他两都兼摄出差以来守吏小人蓄意的谩骂大家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都各得其所需双方都没有错儿只好这样了如今都淹留在那儿穷愁无聊时节这大好河山也都面目皆非更何况整个国家现状、仕途遭遇本来是决定他们须委曲求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