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王世贞
蕴结长沙涕,追随邺下游。
举头皆绛灌,何处着应刘。
虎观虽堪美,鸿都莫浪投。
菰芦天一曲,虚却李膺舟。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为好友潘景升而作。潘景升是一位有才华的人,文章写得很好,却一直不得志,困顿于乡试。王世贞感叹其才不遇,因而写诗为其招揽,并劝其投奔北雍。
首联写潘景升郁郁不得志。“蕴结长沙涕”,运用典故表明作者与友人同样不得志。贾谊被贬长沙,传说贾谊被贬后,常念朝廷、君王之失,在长沙饮泣。此处作者用此典表示自己与友人同样困顿、郁郁不得志。“追随邺下游”,则表明自己与友人相隔千里,仍经常关注友人情况,希望能有机会为其排忧解难。这一联用典贴切,感情真挚。
颔联用“绛灌”和“应刘”的典故,表达了对潘景升的赞美。“绛灌”,即绛灌二将,据《史记》载,他们是汉代名将周勃、灌婴的并称。二人虽有战功,但缺乏谋略,他们把持朝廷大权,而智者“应刘”,即刘德(仲容),他是西汉梁孝王刘武的辅政大臣之一。生不逢时和才能被压抑的人是不会屈居于绛灌之流的。此处用赞扬友人的笔触表达了对封建秩序的不满和对才智难施的愤慨。这一联上句对友人的惋惜、感叹,下句对友人的鼓励、呼唤,既感情丰富,又很真挚。
颈联劝友人投奔北雍。“虎观”,即鸿都门,汉代宫门名。此处用“虎观堪堪美”来赞美友人的文章。“鸿都”,即鸿都门,是东汉时政府储存图书的地方。这里指代求取功名的场所。这句劝友人要把握时机去长安应考。“莫浪投”,即不要轻率行动。这是从应考科举的角度来劝说友人的。“莫浪投”与“堪堪美”相配合,显示出王世贞对友人的期望和重视程度。
尾联再次表达了劝友人去游北雍的感情。“菰芦天一曲”,这个比喻是很富于感情的色彩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诗人多么希望为朋友提供一个适合他表演的舞台——“虚却李膺舟”,诗人尽全力为友人寻取功名前程奔走。这含蓄的两句,流露了诗人诚挚而迫切的情怀。
诗作虽然仅四联八句,但感情丰富而强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期望之情。语言朴素无华,但饱含感情色彩。在平易中见深厚,在平淡中见精彩。
现代译文如下:
你困顿在长沙抑郁不舒展,我像祢正平、刘德那样与你相追随。
大家都是只能拿锄头当食粮的人罢了,你怎么能到哪里去施展你的才干呢?
虽然鸿都门不易投足你的目标,但是虎观讲席是可以努力去占据的地方。
你那文章的声名完全可以浮得起一片天来,我们要找李膺这样的名人推荐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