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汤上人索诗若祖惠休以诗名然作僧不了书此勉之》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汤上人索诗若祖惠休以诗名然作僧不了书此勉之》原文

翛然一钵一军持,坐到忘言了不疑。

却笑惠休缘底事,逢人教拟碧云诗。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赞美好友汤上人出家后的心境与生活状态而作。汤上人,名某,生平不详,只知他是一位僧人,擅长诗文,且已出家为僧。此诗前两句“翛然一钵一军持,坐到忘言了不疑”,写出了好友汤上人钵中持经的淡定从容与禅房中安坐的安然自得。其中,“一钵”代表了僧人的清苦简朴的生活,“军持”是印度梵语音译,是一种类似瓶子的器具,可供僧人携带水。汤上人持经于钵,参禅于禅房,看似被众人抛弃在了茫茫大地的某一个角落,可实际上却走入了内心,回到了本质,达成了自身的一个净化,融入了大千世界的深幽和高妙。“坐到忘言了不疑”,展现了好友修行得道后心灵的内省与对外界的解脱。“无言”,不是说真没有语言,而是指不再需要言语,不再有疑惑,达到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境界。

后两句“却笑惠休缘底事,逢人教拟碧云诗”,写的是汤上人遇到惠休时的情景。惠休是南朝宋代的著名僧人,他善诗文,尤喜为诗评论,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望。“底事”即是什么事情。这里运用了口语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揭示了汤上人内心的惬意和自信。“逢人教拟碧云诗”,说明他每次碰到他人时都拿出自己的作品给大家看。“碧云诗”为南朝宋谢灵运所写,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这一句充满了对好友的赞美与尊敬。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禅的领悟和感悟。通过描述汤上人从容淡定、安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惠休的赞美和尊敬,传达了作者对“道”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

以上是我根据原文内容所做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