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嘉树亭》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嘉树亭》原文

嘉树周遭一水亭,不妨呼酒共沈溟。

当头赤日不敢下,拂面好风吹自醒。

现代文赏析、翻译

嘉树亭

明代:王世贞

嘉树周遭一水亭,不妨呼酒共沈溟。

当头赤日不敢下,拂面好风吹自醒。

青山翠绿环绕着一座亭子,亭子坐落在一池清水之畔。在这里,我正好邀请友人一起开怀畅饮,不亦乐乎!烈日高悬,灼热难当,它不敢靠近我们,因为我们正浸泡在清凉的酒液之中。清风吹拂,轻轻地拂过脸颊,令人顿时神清气爽。

首句“嘉树周遭一水亭”中的“嘉树”指的是翠绿的树木,为诗篇奠定了鲜活明丽的色彩基调。诗人所描绘的亭子位于周遭,四周被树木环绕,葱茏茂密。一个“一”字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亭子宁静环境的感受。水亭则是接下来的重点,位于澄清如镜的湖水中,形成了一幅清新的画面。

次句“不妨呼酒共沈溟”中,“沈溟”是深陷酒海之中的意思。这里的诗句体现了王世贞性格豪放的一面,尽管盛夏酷暑当头,然而和朋友开怀痛饮却是痛快不已的事情。因为湖水般清凉的酒液涌出酒壶,便招来了杯中无尽的琼浆玉液,确实沁人心脾,舒畅心情。当然此处的描写既有欢愉欣喜的气氛又有抵挡炎热的大快人心之感。“不妨”二字则表现了诗人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三、四句“当头赤日不敢下,拂面好风吹自醒”则是对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赤日”指的是夏日的烈日,“不敢下”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和天气的酷热。诗人把烈日和赤日作对比,生动地表现了亭子的凉爽环境。“拂面好风”与“不敢下”相对,表明此处微风徐来,清气袭人,这是环境清凉的原因,也是诗人引以为傲的所在。此处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也体现了他的审美倾向——他对清凉的追求和对炎热的厌恶。

总体来看,《嘉树亭》是一首赞美夏日清凉、表达诗人生活态度的诗篇。它以生动的语言、鲜明的色彩、形象的比喻,将亭子的清凉环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诗篇也体现了王世贞开朗豪爽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