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贯休
行行芳草歇,潭岛叶纷纷。
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
残阳曜极野,黑水浸空坟。
那得无乡思,前程入楚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秋尽途中作
行行芳草歇,潭岛叶纷纷。 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 残阳曜极野,黑水浸空坟。 那得无乡思,前程入楚云。
贯休此诗写于游经楚地之时,那时已是秋尽冬初,长途的跋涉使他疲于行径,芳草似乎在不断地消歇。潭岛间,叶子纷纷飘零。无边的山色,无尽的旅程,孤单的客子在砧声中强闻声强闻,愈觉凄清悲苦。而遥望残阳映照旷野,荒滩上的树影越加显得修长;楚地是一片苍茫迷蒙。“黑水浸空坟”,吟风弄月之佳句,谁不知杜陵霸叟的销魂七字,不仅说明这里作者为即将投入楚地的怀抱所感受到的一种无限寒意呢。可揣想上下汪洋恣肆的秋水之间,一座孤坟静静地淹没其中,那苍茫的暮色,冷清的秋水,再衬托出诗人孤身行旅之凄凉。而长途的跋涉使诗人深感疲倦。
然而他仍然不能不为了前程而思索。那楚地的云啊,象一缕缕轻纱挂在眼前。而这如诗如画的景色更让诗人情不自禁想起古往今来所咏颂的“故乡”两个字。“那得不乡思”,恰恰是以反诘的词意强化了抒情的作用。“前程入楚云”,多么凄婉动人的前景啊!谁都可以想见诗人此刻的心情。
诗人在秋尽冬初的途中,独自跋山涉水,他看到的是一片衰草,纷纷落叶;听到的是断续的捣衣声和荒野里的回声;感受到的是刺骨的寒风和乡思的愁苦。他以自己沉郁苍劲的笔触给读者描绘了一个行旅者凄凉冷清的画面,透过这个画面使人感到贯休那种看淡世情、纵酒长歌、不逢俗世的高傲个性以及痛感前途渺茫、身世悲凉的幽独情思。
诗在结构上诗句句写离乡背井的客子愁情,而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楚地的关切与向往;字句上又富有诗情画意,用词精妙、生动传神。如“行行芳草歇”,一个“歇”字既表明了时间的不断流逝,又暗示出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再如“黑水浸空坟”,一个“浸”字极形象地描绘出了楚地暮秋之后江水猛涨,淹没空坟的景象。全诗把秋尽冬初、残阳暮色、冷清荒野、长途跋涉、孤身行旅等种种景物和情感糅合在一起,在依依客情、袅袅烟绪中显露出惆怅之美、苍劲之美、孤标之美。从现代审美的角度来看也是耐人寻味的。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