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贯休
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
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原诗:《题简禅师院》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它描写的是一幅古刹园林的风光画卷。同时,此诗也在探询如何像禅师那样身心自由、宽恕世人的课题。
重新解析:现代的视角,透过时间和空间的大门,看到了这个清静的环境中有一颗赤诚而安宁的心。贯休笔下的简禅师院,仿佛是一处世外桃源,空灵而静谧,与沃洲山无异。只有半庭的竹林,在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禅师的智慧和宁静。
现代文译文:在贯休的诗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忘却机心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空灵而宁静。静谧的室内,仿佛没有一丝杂念,与沃洲山的幽静无异。只有半庭的竹林,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永恒的宁静和智慧。每当夜幕降临,海上的明月升起,禅师的定力仿佛化为了香气,弥漫在整个院落。那些继承禅师衣钵的后继者们,还需要在风雪中坚定信念,才能达到禅师的境界。
总的来说,贯休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空灵宁静的禅师院,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师智慧和宁静生活的赞美。这也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忘却机心,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智慧,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