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望简寂观》唐顾况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顾况

《望简寂观》原文

青嶂青溪直复斜,白鸡白犬到人家。

仙人住在最高处,向晚春泉流白花。

现代文赏析、翻译

望简寂观

青嶂青溪直复斜,

白鸡白犬自烟霞。

缘溪行径到不得,

方丈仙人茅屋下。

【译文】

放眼望过去那简寂观四面一片翠绿,先经过小溪对峙直而又曲折横斜山崖峦连绵一片又复,飞浅净的天幕下一抹鲜白的羽毛栖憩在高岗;叮.位于它的顶端尘俗在初日落照西沉照住了门户影经走了秦酒恋的上就渗出了霞光,隐隐地显出了洁白的身子一角来,这是一只全身雪白的大鸟吧,只是眼睛与鸡一般有珠无珠地老是向天上看望,也不知它在那儿找寻什么.人却一直向往那里。那里居住的都是一些与尘世隔绝的修道之人,不必烦劳人间烟火,当然也就用不着那些人世间的物什了。我本来是慕名来到这里,但见山径幽深,林木茂密,越走越深,直走到小溪边.由于迷途远行到达不了目的地,却意外地来到了一处隐士的居所。

【赏析】

此诗以简寂观为对景,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写向往为主。首句“青嶂青溪直复斜”,写的是山间傍晚的景色。嶂是山峰,溪流环绕着峰峦曲折而流,一直萦回不绝。青是形容嶂、溪的色彩,写出山间的幽静。这句是写景的名句,为张祜数首描写简寂观的诗作所称引。前人曾用它来评张祜的山水诗,如“清句常得与陶潜并读”(《唐诗正声》),“五言佳句往往似陶渊明”(《唐诗别裁》)。顾况在描写幽静的景色时,没有采用正面烘托或借景抒情的手法,而侧重于描绘风景本身及景物的色彩,在色彩的映衬中显出山间的幽静。这就是他作诗的特色。第二句“白鸡白犬自烟霞”,紧接首句进一步描绘傍晚山间迷人的景色。这是从诗的题目“望简寂观”而引出的景致:“简寂观里养白鸡,山中孤绝任飞斜。”道士住在山中,他所养的鸡自然也是山中的野鸡,故为白色;狗也为白色。白色的鸡和狗在晚霞中烟雾缭绕的山间活动着,给山间增添了无限的幽趣。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山间傍晚迷人的景色,而且以“白鸡”、“白犬”衬托出山间的幽静。所以后两句诗说:“缘溪行径到不得,方丈仙人茅屋下。”诗人被山间迷人的景色所吸引,不知不觉地走入歧途而迷了路。反而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处更幽静的所在——“方丈仙人”的“茅屋下”。这里的描写也可谓别具一格了。 诗人在这里通过游山的经历以见尘外之思。从这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描绘山水、观察生活、欣赏生活、构思艺术作品正是他诗作的特色之一。 有人认为顾况是流连光景的吟赏美景的高手,从这首诗可见一斑。张祜亦有《简寂观西岩》一诗,诗句与之相近。但是张祜这首五绝体裁的小诗把简寂观赏作为真谛化境点出:“道士传仙诀,林间隐几眠。”给人们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仙境般的印象。这是此诗在艺术上的不同之处。

顾况以歌女出身并一直未仕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后期。他对这种境遇并非十分高兴。在闲居交游时常常借酒消遣遣而不失傲岸不羁的个性和情怀 。 此诗则是这种生活情趣的一种寄托。该首七绝给人一种诗韵美的感受而不是有意刻画与寻味的那种境界而是不经意留下的悠悠“机趣” ;淡淡点染蕴藉不尽想象和回味不尽的风味而往往是通过幽默风趣的画面来表现 。 这正是诗人闲居交游时以酒遣闷和性格使然 。 这也是此诗耐读而别有意趣的原因之一 。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