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陆机
邈矣垂天景。
壮哉奋地雷。
丰隆岂久响。
华光但西隤。
日落似有竟。
时逝恒若催。
仰悲朗月运。
坐观琁盖回。
盛门无再入。
衰房莫苦开。
人生固已短。
出处鲜为谐。
慷慨惟昔人。
兴此千载怀。
升龙悲绝处。
葛藟变条枚。
寤寐岂虚叹。
曾是感与叹。
弭意无足欢。
愿言有余哀。
陆机《折扬柳行》赏析
陆机在魏晋诗坛上,是一颗光芒耀眼的明星,但在评论家笔下却不太被重视。其作品含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哀愁,特别是这组《行》诗更体现出他那不同于魏晋文人固有的愁思,充满了艺术上的无穷魅力。诗人一生过的是幕宾作客、东渡西奔的生活,同时又遭着朝廷的排斥和党事得失所带来的忧患。这种内心的痛苦和烦忧,反映到他的诗里,就形成了一种“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的悲凉、凄怆的风格。
“邈矣垂天景,壮哉奋地雷”二句,从气势上很下功夫,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里用“垂天之景”作比,描绘出愁思如雷霆在地中隆隆滚动,直上苍天的悲壮意境。诗人通过这壮美的景象来表现内心的忧愤,比用柔弱之词来表现要刚强得多。在这里,诗人又用“丰隆”句进一步渲染愁思的壮烈背景。据《淮南子》载,“丰隆者,云师也”,也就是雷神。“久响”,指雷声。愁思发于胸中,雷声从壮阔的天宇上滚过,那滚滚的愁思又何尝不似这隆隆的雷霆呢?但诗人心中的愁思比雷霆更有其久远、更深沉。“华光”句承上启下,写愁思既如此深沉激烈,傍晚时分的夕阳也就倍增惨淡的光辉。就这样,“华光但西颓”不仅为结尾的“时逝”二字蓄势,也直接烘托出诗人惆怅将尽、落寞之情难遣的神态。“日落似有竟”是个倒装句,因愁至日落竟也似的安慰自己不必太悲伤而看似意味深长,痛苦无助而又无奈也表露无疑。如果说前面“岂久响”“但西颓”更多的是在状物;那么末尾这“恒若催”“竟有竟”的描绘、叙述就是表情了,整首诗从描绘悲怆至极的气氛中回到现实中自我情感的抒发上。“悲月运”“坐观璇盖回”的愁情在诗中是十分有特色的。这两句一方面写月亮运行,坐看璇玑玉衡又转回去,一方面感叹时光流逝。这两句很有些“对影成三人”的孤寂感。“盛门无再入”的“盛门”,是借指自己过去的显赫门庭,“衰房莫苦开”言经历繁华落寞、豪华消歇的生活和内心象秋天野草一般万般苦难的下层。此处充满了莫名的惆怅悲愁,“人生固已短,出处鲜为谐”加深了前路的无穷和艰难以失望惆怅情调透入诗里情怀苍莽激烈感喟尽是其中矣!“慷慨惟昔人,兴此千载怀”,此言自己心中也充满着激昂慷慨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不平和奋发精神。“升龙悲绝处”借《淮南子》语意指去路无着落。“葛藟变条枚”则是以葛藟依树而蔓延伸比喻自己沉沦屈辱的身世。“曾是感与叹”承上启下总括前文之感慨,“感”和“叹”是诗人当时一切情感的总归。“弭意无足欢,愿言有余哀”,这是诗人内心深处最深沉、最痛苦的企盼。这两句似乎照应陆机当时的情况:心中虽然希望获得某种慰藉或欢乐;然而更深深的是痛苦哀伤不已的情感却总是把心紧紧攫住使诗人痛苦万分。“弭意”、“愿言”,就是说要消除心头的忧患,获得一些慰藉那心中就永远是不会快乐的。这首诗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悲哀情感:即由追求而至失望,由希望而至绝望的悲情;那澎湃汹涌、慷慨悲凉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从怀有壮志到无处伸展、从得意繁华到落魄困顿的复杂情感,这又是作者自伤自叹的身世之悲。最后以余哀不息、余愿难酬收尾给人以无限的悲感之意。
赏析完毕,最后以一句作结:陆机这首诗把悲哀愁苦写得既深且广;但整首诗却以低沉悲壮的基调收束起来读来令人怅惘不已!
译文:
高悬天边的太阳普照万方,轰轰的雷声震动着整个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