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题韩丞相定州阅古堂》宋王令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王令

《寄题韩丞相定州阅古堂》原文

始闻定作阅古堂,又闻定有阅古诗。

扬之远定五千里,思得两翅擘以飞。

偶闻人来说堂事,初敞两壁无尘疵。

闲时公来命绘匠,亲以玉指交画挥。

教令某载若某状,匠拜奉命唯不辞。

左图守相父母吏,右状将帅熊罴姿。

长冠峨峨伟笏佩,斗以玄白为裳衣。

屹如丁宁立以议,逊若避让行而随。

图成俨毅色可讋,过吏不敢窃目窥。

仍令大笔署行事,写出黑胆朱肝脾。

死者有灵如不泯,合有英气来附兹。

故公之谋不知出,宜有神鬼阴助其。

茫茫九泉谓已朽,岂意一旦存形仪。

请留中壁素莫绘,待千岁後公以归。

当搜国匠第一手,状写公像存依稀。

要知文完武绳备,遗与万世瞻思资。

我知观者定堕泪,不复岘首羊公碑。

又闻当世大手笔,磊砢诗句相撑支。

手搏蛟龙拔解角,爪擘虎豹金脱皮。

郓州溪堂遂寂寞,韩诗尘蔽人不吹。

想应从此传万世,粹玉贯串珠萦累。

小戎何为尚缩伏,久滞公斧血不滋。

何时功成事业就,两手一扫清三垂。

归来天子喜以颔,泰阶辉焕平无欺。

次招当世草茅士,各仗呈露心腹披。

缔裾联缨上廊庙,留与後世图为师。

然後回谢阅古堂,彼合异代今一时。

现代文赏析、翻译

《寄题韩丞相定州阅古堂》赏析

在宋朝的文学世界里,王令的诗篇如同星辰点缀在夜空,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他为韩丞相的阅古堂所写的这首诗。他以诗的语言,将韩丞相的阅古堂描绘得如诗如画,同时也将韩丞相的胸怀与气度刻画得淋漓尽致。

诗的开头,“始闻定作阅古堂,又闻定有阅古诗。”这样的描绘令人想象出阅古堂中的古物之多,古文之丰富。这种描述激发了诗人的想象力,仿佛能够感受到他渴望能有一对翅膀,能飞越千山万水,亲自去一睹堂中的所有古物。“扬之远定五千里,思得两翅擘以飞。”这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阅古堂的向往之情。

随着诗篇的深入,我们了解到阅古堂的布置。“闲时公来命绘匠,亲以玉指交画挥。教令某载若某状,匠拜奉命唯不辞。”这里描绘了韩丞相亲自指导画匠绘制壁画的过程,不仅展现了他的高雅品位,也表现出他对历史的尊重。壁画的内容丰富多样,“左图守相父母吏,右状将帅熊罴姿。”这里既展示了朝中官员的形象,也描绘了英勇的将帅形象,这些形象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而更令人感动的是诗篇结尾,“小戎何为尚缩伏,久滞公斧血不滋。何时功成事业就,两手一扫清三垂。归来天子喜以颔,泰阶辉焕平无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韩丞相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完成伟大的事业,扫清一切困难,得到天子的赞赏。这种豪情壮志令人动容,也展现了诗人对韩丞相的深深敬仰。

现代译文:

最初听说此地要建造阅古堂,又听说堂中会有古诗陈列。它远扬至定州五千里的地方,我想要有一对翅膀就能飞到那里。偶然听说有人讲述堂中的事情,最初敞开墙壁没有任何瑕疵。空闲时丞相下令让画匠来,亲自用玉指指挥绘画。教我多少件事如何描绘,画匠恭敬地执行命令从无二心。左边是丞相和官员的形象,右边是描绘将帅的熊罴之姿。高冠如峨,长袍飘逸,他们或立或行,或议或随。图成之后他们的形象威严可畏,过路的官员不敢斜视。又让他们用大笔签署事迹,写出那些事迹如同黑胆朱肝脾。如果死者有灵不会消失,英气会来依附于此。所以丞相的谋略不是出自偶然,应该有神鬼暗中相助。即使在九泉之下以为人已朽死,哪里会想到会保存形仪。请留在中壁素白不画,等待千年之后再归还于公。应当寻找国内第一流的画匠,描绘丞相的像存留于世。要知道文治武功都已完备,留给万世瞻仰思慕。我知道观者必定会泪流满面,不会再像岘山羊碑那样感怀。又听说当世的杰作之诗篇,磊落诗句相互支撑。手搏蛟龙拔解角,爪擘虎豹金脱皮。如今郓州溪堂已经寂寞,韩诗的尘土掩蔽人们不再诵读。想来这些诗篇会流传万世,如同纯净的玉和贯串的珠。为什么戎车车服还如此谦卑?因为你的才华被尘封而不得施展。何时功成名就事业有成?你将一扫清扫三垂。归来时天子会喜笑颜开,泰阶光明无欺。随后你将召集当世的贤士,各展才智向天子陈情。之后你将回到阅古堂,与异代的人共享今时。”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王令对韩丞相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他用诗的语言描绘了阅古堂的壮观景象和韩丞相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感动不已。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