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雪晴呈玉堂诸公》宋蔡松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蔡松年

《雪晴呈玉堂诸公》原文

雪晴松顶玉斓斑,晓眼清于化鹤山。

欲立冻云搜杰句,却思仙客退清班。

氍毹帐底沉香火,薝卜花中碧雾鬟。

唤取广寒脩月手,月波千丈捲春还。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雪晴松顶玉斓斑,晓眼清于化鹤山。”诗人首先从自然景物入手。昨夜雪止,今日天晴。连高高的松树都显得格外美丽。它的顶部像玉一样的颜色,其实也是一种冰雪融化后的色斑;既是在早晨特别显得明亮清洁,如同刚出壳的鹤那样。作者的眼里和心中都被这种景色的打动。景物虽然是借高空的松鹤以喻“诸公”的清远之气,也有指任监察官员巡行天下的视察之意,更多的则是以作者被冰雪(按,犹言正色端庄的言辞)沐浴过的心情看待一切了。眼前美好的景象更增添了他的兴奋和要和友人分享心愿的情感。“欲立冻云搜杰句”句就是表现这心情的。接着,“却思仙客退清班”句,仍然写的是作者自己。如果说前一句是对自己情感的变换不期然而然;这一句则是从情感变换中所迸发出的欣喜之情的自我赞赏,有他主观上的自诩,也有对友人的谦恭。它说明作者确是遇到了能够和自己的心灵相通的好对手,他们共同有一双去发现大自然微妙美景的心灵眼睛;并各自生有一双能在洁白的玉云般的松枝和树干间寻求世界色彩的眼睛;而且还拥有月光把湖海波卷腾向天穹,去冲破朝霞瑰丽的创造力强有力手掌的仙笔神技——诗和图画(能画岀这么美好的春天山水图的有无此人?在初唐诗人李思训的身上是否有可能?)。这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求我们去做能表现出它最美之处的工作,诗人在创作中的最适宜状态是具有表现力和创造力的精神亢奋,因而也即思想与感情的高潮来临之时,所以他紧接着两句诗便为“唤取广寒脩月手,月波千丈卷春还。”前一句中的“广寒”本指仙境月府,多用来指代月亮,如李白诗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这里用它来形容月色之美。唤起广寒中的月府神工,去作一幅千丈波涛卷春还的图画,其美妙当可想见。这最后两句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对于能够发现和表现美、能够创造出美好事物的人的向往心情。作者通过眼前所见的美景激发了自己的情感与创作欲望,从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和莫名的快感。于是他把眼前的景象作为表现美的题材(一种诗意很深很深的题材),借以发挥自己更为强烈的想象和情感表现力,创作出一幅表现了高远情怀、寓意很深的大自然图画——长卷春涛月动图或心灵美景月照图。从景色的高远情深又过渡到思想感情的高远情深上去,成为全诗的一个有机的高远情深的结尾。

希望以上赏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