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张耒
淮南苦寒不可度,积雪连山风倒树。
长淮冻绝鱼龙愁,哀鸿傍人飞不去。
雪中寒日无暖光,六龙瑟缩不肯骧。
老惫孤舟且复止,坚冰三尺厚于墙。
《苦寒行二首其一》现代文译文:
淮南的严寒令人难以忍受, 积雪覆盖群山,狂风摧折树木。 千里淮河冻结,鱼龙都陷入忧愁, 哀鸣的鸿雁依傍行人,却无处可飞。
雪中的太阳失去温暖光芒, 天子的六龙车驾也畏缩不前。 我这疲惫的老者独坐孤舟暂且停泊, 河面坚冰厚过城墙,足有三尺深。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以"苦寒"为主题,通过四个层次展现严冬景象:
1. 开篇"不可度"三字奠定全诗基调,随后"积雪""风倒树"构成壮阔而残酷的自然画卷,凸显环境之恶劣。
2. 颔联转向水域,用拟人手法写"鱼龙愁""哀鸿傍人",将自然生灵的困境与人类相通,拓展了诗歌的情感维度。
3. 颈联巧妙用典,"六龙"指天子车驾,"瑟缩不肯骧"暗示连最高权力者都屈服于自然威力,强化了严寒的统治力。
4. 尾联诗人现身,以"老惫孤舟"的自我形象与"坚冰三尺"形成强烈对比,最后一句既是实写冰层厚度,更是人生困境的隐喻。
艺术特色上,诗人善用夸张手法(风倒树、冰厚墙)、拟人修辞(鱼龙愁)和典故化用(六龙),在28字中构建出多重视角的空间转换,由远及近,由物及人,最终落点于个体生命的渺小与坚韧。全诗透露出宋代文人面对自然伟力时的敬畏与哲思,堪称古典诗歌中描写严寒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