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渡洛游三乡书所见》宋张耒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耒

《渡洛游三乡书所见》原文

重云蔽南山,远见山雨白。

我行山之北,便与云雨隔。

西风来如奔,零乱云物拆。

驱除信果决,霶霈绝余滴。

收雷如归师,蹄辙度南碛。

群峰涌地出,掀荡无留碧。

暮投三乡寺,落日在东壁。

钟鸣高阁晚,野迥见归翼。

还家晚川静,秋月未生魄。

聊资览物态,应用慰行役。

现代文赏析、翻译

《渡洛游三乡书所见》现代文赏析:

这首纪行诗以气象万千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遇雨到天晴的完整旅程。开篇"重云蔽南山"六句,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呈现山雨欲来的压迫感——南山被厚重云层遮蔽,远望山雨如白练垂天,而诗人行至山北却与雨幕擦肩而过,形成奇妙的时空错位感。

中段"西风来如奔"八句堪称宋代最富动感的天气描写:西风如千军万马奔袭,将云阵撕得支离破碎;暴雨收束如鸣金收兵,雷声渐远似战车南撤;待云开雾散,群峰如浪涌般重新浮现,被雨水涤荡过的山色澄澈如新。诗人以军事意象写自然变幻,赋予气象变化史诗般的壮阔感。

结尾"暮投三乡寺"六句转入空灵禅境:古寺东墙的落日余晖,高阁传来的晚钟,旷野归飞的鸟影,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黄昏画卷。末句"聊资览物态"点明题旨——这变幻的物象不仅是旅途风景,更是抚慰行役之劳的心灵良药。全诗在空间上完成从山野到寺庙的转移,在时间上呈现从骤雨到月出的流转,体现了宋人"格物致知"的审美追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