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春日遣兴》宋张耒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耒

《春日遣兴》原文

洛阳自古帝王都,百战荆榛只故墟。

零乱园林遗物在,嬉游人物古风余。

草迷公子障泥锦,花近佳人油壁车。

漂泊强随游客辔,不辞尘土污衣裾。

现代文赏析、翻译

《春日遣兴》现代文赏析:

这首七律以洛阳故都的春日景象为载体,展现了历史沧桑与个人漂泊的双重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古今交融的洛阳春景图。

首联"洛阳自古帝王都,百战荆榛只故墟"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开篇,将洛阳昔日的辉煌与眼前的荒芜形成强烈对比。"荆榛"二字尤为传神,既写实景又暗喻历史变迁的残酷。

颔联"零乱园林遗物在,嬉游人物古风余"转入细节描写,残存的园林遗迹与延续的游乐传统形成时空交错的美感。"零乱"与"嬉游"的对照,暗示着历史记忆与现实生活的微妙关系。

颈联"草迷公子障泥锦,花近佳人油壁车"运用工笔手法,通过贵族公子锦障上的春草与佳人车壁旁的鲜花两个意象,重现了古都昔日的繁华盛景。动词"迷"与"近"的运用,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态美感。

尾联"漂泊强随游客辔,不辞尘土污衣裾"笔锋一转,由怀古转入抒怀。诗人以"强随"二字道出漂泊的无奈,"不辞尘土"则展现了随遇而安的豁达。衣裾染尘的细节描写,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

全诗在时空转换中完成情感的升华,从帝都盛衰的慨叹到个人际遇的感怀,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历史意识与生命感悟。诗人以典雅含蓄的语言,将深沉的历史感与细腻的现实观察完美融合,体现了其"平淡中见奇崛"的诗学追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