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感遇二十五首其一》宋张耒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耒

《感遇二十五首其一》原文

缫丝未缘鱼,有丝生网心。

弦木以为弧,鸟兽不安林。

大钧本无事,物类亦愔愔。

谁令一机骇,万变起相寻。

焚木岂人火,弃沙非外金。

如何巧诈子,尚欲峻而深。

现代文赏析、翻译

《感遇二十五首其一》现代文译文:

抽丝本不为捕鱼, 丝线却结成网心。 弯木做成弓弦后, 鸟兽惶惶难栖林。 天地运转本自然, 万物静默自安宁。 谁使机关一动摇, 万千变化相继生。 焚烧林木非人火, 抛弃沙砾非真金。 为何狡诈之徒们, 仍要设下险恶阱?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自然意象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为机巧对自然和谐的破坏。诗人以"缫丝成网"、"弦木为弧"起兴,暗示人类最初或许并无恶意,但结果却导致"鸟兽不安林"的生态失衡。"大钧"二句展现宇宙本然的和谐状态,与后文"万变起相寻"形成强烈反差。

艺术手法上,诗人善用对比:自然与人为、静默与动荡、本真与伪诈。特别是"焚木"、"弃沙"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哲理,暗示表面的破坏往往源于内在的变质。

思想内涵上,诗歌表达了对"巧诈"之人的批判,暗含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结尾"峻而深"三字尤为警策,既指陷阱之险,也暗喻人心之险,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沉的忧患意识。全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宋代哲理诗的典型特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