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张耒
别君几何时,人事浩千万。
身如张射侯,忧愁剧强箭。
崎岖走穷县,艰苦君未见。
未知菽水丰,已感霜露变。
羁孤寄穷海,亲友谁吊唁。
析图补冬裘,乞米煮朝饭。
无聊犹自思,援溺固谁愿。
人生不终否,此语非我分。
英雄伏泥涂,暂晦久必现。
如予百不能,理自合贫贱。
岂当议隐显,而有不遇叹。
但思窜山林,远脱人世患。
有田足耕耘,有水足罩仙。
萧然便终老,到死百不问。
平生泥佛祖,久已师壁观。
况将无生禅,下视有为幻。
吾子出群材,千牛有余刃。
行当脱尘埃,鸣佩侍清燕。
高卑各有得,愿勿讥尺鷃。
不有行道人,谁当佐尧舜。
时哉勿自滞,功业在力劝。
握手不可期,此计吾行辨。
《寄刘伯声》现代文译文:
自从与君分别后,人间万事已万千。 我身如拉满的弓弦,忧愁似利箭穿心间。 跋涉在穷乡僻壤间,这般艰辛君未亲见。 不知粗茶淡饭可足,已觉寒霜白露变迁。 孤身寄居荒僻海滨,亲友谁来慰问寒暄? 拆解画卷补冬衣破,乞讨米粮煮晨炊烟。 百无聊赖独自沉思,救溺之人谁愿涉险? 人生不会永远困顿,这话不该由我来说。 英雄暂困污泥之中,终有扬眉吐气那天。 像我这般百无一用,命中注定贫贱相缠。 何必计较显达隐退,徒然感慨怀才不遇? 只想逃往深山老林,远离人间万般忧患。 有田可耕自给自足,临水而居宛若神仙。 清贫度日了此余生,至死不问世事变迁。 平生虔诚皈依佛祖,早已习得面壁参禅。 更将无生无灭禅理,俯视有为皆是虚幻。 君乃超凡脱俗之才,力能扛鼎才华无限。 终将摆脱尘世羁绊,玉佩叮咚侍奉君前。 高低贵贱各有归宿,莫笑鹪鹩志向短浅。 若无践行大道之人,谁来辅佐尧舜圣贤? 时机已至莫再迟疑,建功立业全在勤勉。 握手重逢遥遥无期,此心此志我已决断。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展现了诗人在困顿中的精神世界,全诗可分为三个情感层次。开篇"别君几何时"至"乞米煮朝饭"以沉郁笔调描绘诗人贫病交加的处境,通过"张射侯"的比喻和"析图补冬裘"的细节,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窘刻画得入木三分。
中间"无聊犹自思"至"下视有为幻"则转入哲理思考,诗人以"英雄伏泥涂"的信念自我宽慰,又以佛家"无生禅"的超脱寻求精神寄托。其中"有田足耕耘"四句勾勒的理想田园,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遥相呼应,体现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
最后"吾子出群材"至结尾转为对友人的期许,以"鸣佩侍清燕"的仕途想象与"佐尧舜"的功业期待形成强烈对比。全诗在个人困厄与友人前程的对照中,完成从自怜到勉励的情感升华,展现出宋代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