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一》宋张耒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耒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一》原文

黄子少年时,风流胜春柳。

中年一钵饭,万事寒木朽。

室有僧对谈,房无妾持帚。

此道人人事,谁令予独不。

现代文赏析、翻译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一》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以对比手法展现了黄子(无咎)人生境遇的转变,暗含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感慨。全诗通过"少年"与"中年"的强烈反差,构建出时光流逝中的生命图景。

首联"黄子少年时,风流胜春柳"以春柳为喻,写尽友人年少时的风采。柳枝在春风中摇曳的意象,暗喻其当年的才情与活力,一个"胜"字更见其超逸之姿。

颔联"中年一钵饭,万事寒木朽"笔锋陡转,以"寒木朽"对应前句"春柳",形成季节与生命的双重隐喻。"一钵饭"的简朴与"万事"的沧桑并置,凸显中年落拓之态。诗人选用"寒木"这一意象,既写实又象征,枯槁之态跃然纸上。

颈联"室有僧对谈,房无妾持帚"具体描摹现状,前句写精神交流,后句状生活清寂。僧人的出现暗示转向佛理寻求慰藉,而"无妾持帚"的细节既表现清贫,又暗含家庭冷清之意。

尾联"此道人人事,谁令予独不"突然转向自我诘问,将全诗升华。诗人由友人境遇联想到普遍人生规律,最终落笔于自身例外处境的困惑。"独不"二字含蓄深沉,既是对命运不公的质询,也透露出超越常理的孤独感。

现代文译文: 黄君年少之时,风姿俊逸胜过春风中的杨柳。到了中年只剩一钵淡饭度日,诸事皆如寒冬枯木般凋零。屋内唯有僧人能相对论道,房中不见侍妾执帚打扫。这本是世人常态,为何独我不能如此超脱?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