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张耒
别来常思君,无异饥待哺。如何偶相逢,握手复告去。念初别子时,芳草才及屦。天时不可留,再见岁云暮。出门怪子瘦,告我困道路。飘飘千余里,陆走复水泝。古来黄金尽,壮士色亦沮。斯人独何少,乃有衣食虑。才高穷不怨,志大贫若富。吾将告君理,子其听我布。人生不终穷,否泰亦有数。子其保所有,锥颖囊必露。古来立功名,其始不无忤。得难失自寡,进锐退亦遽。念君归海濒,谁与朝夕聚。我方困而学,每翼朋友助,一从城北归,梦魂见已屡。愿因南来者,时以尺书寓。
《寄陈九》现代文译文:
自从分别后常常思念你, 如同饥饿等待哺育般急切。 为何偶然相逢时, 刚握紧你的手又要告别? 记得当初与你分别时, 春草才刚没过鞋履。 时光无情不可挽留, 再相见已是岁末寒冬。 见你消瘦我心中诧异, 你告诉我旅途艰辛。 漂泊辗转千余里, 陆路跋涉又逆水行舟。 自古钱财耗尽时, 壮士也会黯然神伤。 唯独你为何如此清贫, 竟要为衣食忧虑? 你才高却不怨贫穷, 志向远大视贫如富。 我要告诉你人生道理, 请你静听我细细道来: 人生不会永远困顿, 否极泰来自有天意。 望你保持现有品格, 锥处囊中终会显露。 自古建功立业者, 初始无不历经坎坷。 得之艰难失之易少, 进得太急退也匆匆。 想到你回到海边故乡, 谁与你朝夕相伴? 我正处困境勤学不辍, 常盼朋友相助相扶。 自从从城北归来后, 梦中已多次与你相见。 但愿托南来的旅人, 时常捎来你的书信。
赏析:
这首寄赠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陈九深切的思念与真挚的劝慰。诗歌以"饥待哺"的生动比喻开篇,凸显思念之切。诗人巧妙运用时间意象,"芳草才及屦"与"岁云暮"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分别之久。
诗中既写实又抒情:既具体描绘友人"困道路"的艰辛,又升华到"才高穷不怨"的精神境界。诗人以"锥颖囊必露"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终将显达的坚定信念,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理性思考与达观态度。
艺术手法上,诗人善用对比:"得难失自寡"的辩证思维,"进锐退亦遽"的人生智慧,都体现了诗人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深厚学养。结尾"梦魂见已屡"的深情与"尺书寓"的期盼,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