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初入试院》宋张耒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耒

《初入试院》原文

莫叹匆匆幞被行,赖逢数子美如英。

已看明月同为客,应犯初寒复入城。

白日有书追睡思,青灯无梦听秋声。

直无剔甲逍遥地,几日疑公太瘦生。

现代文赏析、翻译

《初入试院》现代文译文: 不必感叹行囊匆匆启程, 幸得遇见几位如玉才俊。 我们同是明月下的羁旅客, 冒着初寒再次踏入城门。 白日里读书驱散困意, 青灯下无眠静听秋声。 这里哪有解甲归田的逍遥处? 几日不见,先生似又清瘦几分。

赏析:

这首七律展现了诗人初入试院时的复杂心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呈现了宋代士子应试生活的真实图景。

首联"莫叹匆匆幞被行,赖逢数子美如英"以劝慰口吻开篇,既是对自己的宽解,也暗示了应试生活的奔波劳顿。"美如英"的比喻,既赞美同侪才俊,又暗含惺惺相惜之情。

颔联"已看明月同为客,应犯初寒复入城"转入深沉的羁旅之思。"明月"意象既点明时间,又象征高洁品格;"初寒"二字则巧妙交代季节,更烘托出孤寂心境。

颈联"白日有书追睡思,青灯无梦听秋声"工整对仗,生动刻画应试生活的典型场景:白日强打精神读书,夜晚独对青灯无眠。一个"追"字活现困倦之态,"听秋声"则传递出内心孤寂。

尾联"直无剔甲逍遥地,几日疑公太瘦生"以幽默自嘲作结。"剔甲逍遥"用典自然,暗含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末句的关切之问,既显同窗情谊,又侧面反映应试的艰辛。

全诗以时间为序,从启程写到夜读,结构严谨。诗人善用对比手法:明月与初寒、白日与青灯、逍遥理想与应试现实,在反差中深化主题。语言洗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含蓄蕴藉之美。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