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张耒
夕阳低欲尽,春浅色萧萧。
暝色催归牧,炊烟向晚樵。
疏星临水际,远火隔村桥。
黯黯柴门夜,栖鸦对寂寥。
《宿东鲁父居二首其一》现代文译文:
夕阳沉沉将落尽, 初春景色正萧条。 暮色催着牧人归, 炊烟伴着樵夫飘。 稀疏星光临水岸, 远处灯火隔村桥。 柴门夜色渐深沉, 栖鸦相对话寂寥。
赏析:
这首五律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乡村暮色图,展现了诗人寄居东鲁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夕阳""暝色""疏星""远火"等意象的层层推进,将黄昏至入夜的时空转换表现得自然流畅。
艺术特色上,诗人善用对仗手法,"归牧"与"晚樵"、"临水际"与"隔村桥"形成工整对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动词"催""向""临""隔"的精准运用,使静态画面充满动感。尾联"黯黯柴门夜,栖鸦对寂寥"以拟人手法收束全篇,栖鸦的鸣叫更反衬出夜的静谧,将诗人独居的孤寂心境含蓄道出。
情感表达方面,诗人通过对萧瑟春景的描绘,透露出淡淡的羁旅愁思。炊烟、柴门等家常意象的选用,又让这份愁绪带着温暖的烟火气息,体现了宋代文人诗"平淡中见深远"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