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张耒
三年淮海飘萍客,今日亭边再舣舟。
人似垂杨随日老,事如流水几时休。
闲于万事常难得,仕以为生最拙谋。
此世定知犹几至,遑遑奔走欲何求。
《浮生逆旅中的顿悟》
赏析: 诗人此诗以洪泽亭为时空坐标,勾勒出宋代士人典型的精神困境。首联"三年淮海飘萍客"以水意象开篇,奠定全篇漂泊基调,"再舣舟"的重复动作暗示人生陷入循环。颔联"垂杨随日老"与"流水几时休"构成精妙对仗,将生命流逝与世事变迁并置,凸显存在之焦虑。颈联直指士人两难处境:求闲不可得,求仕实非愿。尾联"遑遑奔走"的叠词运用,强化了无目的奔忙的荒诞感,最终以"欲何求"的诘问收束,留下巨大思考空间。
现代文译文: 三年来如浮萍飘荡在淮海之间, 今日又将小舟停靠在这亭边。 人像堤岸垂杨随着日光衰老, 世事如东去流水何时才停歇? 想要清闲面对万事总是难得, 把做官当作生计最是笨拙。 明知此生剩下的光阴无多, 为何还要惶惶不安地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