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答参寥五首其一》宋张耒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耒

《寄答参寥五首其一》原文

昔我初见子,子时客京师。

闻名久不获,既得过所知。

示我一卷书,大小百首诗。

我嗜不可辍,熊蹯荐朝饥。

约子彭城游,念当行有期。

中间忽仓卒,决去不子辞。

子后来高邮,我居淮之湄。

中间无百里,诗句屡欲驰。

客来得子书,云子久南归。

投书不能读,恨我闻之迟。

使我早知此,扁舟尚能追。

远别不执手,近居不相携。

每念今怅昔,耿耿衷肠悲。

子行日已南,我去日已西。

音书不可频,何以慰我思。

现代文赏析、翻译

《寄答参寥五首·其一》现代文译文:

记得初遇君时, 你正客居汴京城。 久闻诗名终得见, 幸获知交情谊深。 你示我诗卷百余首, 如饥似渴读不停, 恍若晨饥得熊掌, 沉醉其中难自禁。 相约同游彭城地, 期盼行期早日临。 谁知变故仓促至, 你竟不辞而远行。 后来你居高邮地, 我住淮水之滨停, 相距不过百里远, 诗笺欲寄总难成。 忽有客携君书至, 方知你已返南境。 捧信未读先惆怅, 恨我闻讯太迟惊。 若早知君将南返, 定驾轻舟紧相迎。 远别未及执手别, 近居难得并肩行。 每忆往昔更怅惘, 耿耿此心悲难平。 君向南行日渐远, 我往西去路分明。 音书难寄相思苦, 何以慰我眷恋情?

赏析:

这首寄赠诗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段文人知交的离合悲欢。诗人通过"初见-相约-仓促别离-咫尺天涯-终成远隔"的情感线索,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交游方式和深厚情谊。

诗中"熊蹯荐朝饥"的比喻尤为精妙,将读诗之乐比作饥者得食,既显见诗人对参寥诗作的推崇,又暗含知音难遇的感慨。而"远别不执手,近居不相携"的对照,更将那种地理相近却难相见的遗憾表达得淋漓尽致。

艺术手法上,诗人善用时空转换:从京师初见到淮湄遥望,再到南北西东的各自漂泊,时空的延展与情感的深化相互映衬。结尾"音书不可频,何以慰我思"的诘问,将文人相隔的无奈与思念推向高潮,余韵悠长。全诗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堪称宋代文人交游诗中的佳作。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