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宋之问
氛氲桃花汤,去都三百里。
远峰益稠沓,具物尽奇诡。
借问采药人,冥奥从此始。
汨吾尚清净,荤血久誓止。
览彼□□鲜,自谓形骸滓。
重敦永劫愿,无负神泉水。
坐驰意屡惬,身践心益死。
长妹梵筵众,拙妻道门子。
提携游二山,岁暮此已矣。
《陆浑南桃花汤》赏析
这首游仙诗展现了诗人从宫廷诗人向隐逸求道者的精神蜕变。全诗以"桃花汤"这一道教圣地为核心意象,通过空间位移与心灵涤荡的双重轨迹,完成了一场灵魂的朝圣之旅。
诗歌开篇即以"氛氲"二字营造神秘氛围,三百里的空间距离实为诗人与尘世的心理疏离。远山叠嶂中,"奇诡"的自然物象构成道教洞天福地的典型景观。采药人的出现巧妙引出"冥奥"的修行境界,与诗人"荤血久誓止"的持戒生活形成呼应。
诗中残缺的"□□"二字恰似修行路上未明的天机,而"形骸滓"的自我认知,则昭示着诗人对肉身桎梏的超越渴望。"永劫愿"与"神泉水"的对举,将道教长生追求与自然灵性完美融合。末段"身践心死"的悖论表述,正是道家"坐忘"境界的诗意呈现。
现代文译文: 氤氲着灵气的桃花仙泉 距都城三百里之遥 愈往深处峰峦愈密 万物都显奇异姿态 询问采药的隐士 得知玄妙之境由此始 我素来崇尚清净 久已戒绝荤腥血食 观此间□□鲜洁 自觉形骸如尘滓 重申永恒修行愿 不负这神灵泉水 静坐神游常自得 形躯践行心愈寂 长妹在佛门法会 拙妻乃道家弟子 携亲共游二仙山 岁暮终得偿此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