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宋之问
崖口众山断,嶔崟耸天壁。
气冲落日红,影入春潭碧。
锦缋织苔藓,丹青画松石。
水禽泛容与,岩花飞的砾。
微路从此深,我来限于役。
惆怅情未已,群峰暗将夕。
《初至崖口》现代文译文:
群山在此断裂成崖口, 峭壁高耸直插云霄。 落日余晖染红云气, 倒影沉入碧绿春潭。 苔藓如锦绣般铺展, 松石似丹青妙手绘成。 水鸟悠然浮游水面, 岩畔野花纷飞闪烁。 小径从此向深山延伸, 我此行却为公务所缚。 满怀惆怅难以排遣, 群峰已渐渐隐入暮色。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展现了诗人作为宫廷诗人的精湛写景功力,同时流露出仕途羁旅的复杂心绪。诗歌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四句以雄浑笔触勾勒崖口全景,"断"字与"耸"字形成强烈视觉对比,落日红霞与碧潭倒影构成壮丽的光影交响。中间四句转入精微观察:苔藓如织锦,松石似画作,水禽岩花点缀其间,六个意象连用展现自然造化之神奇。"锦缋""丹青"的比喻,既体现宫廷诗人的审美趣味,又暗含对自然艺术的礼赞。
后四句笔锋突转,"限于役"三字道出诗人身为官吏的身不由己。结句"群峰暗将夕"以景结情,暮色中的群山成为诗人内心惆怅的外化,壮丽景色与身世感慨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对仗工整而不失灵动,色彩运用尤为突出(红、碧、锦、丹),在盛唐山水诗中独具特色。诗人将自然雄奇与个人感怀完美融合,既延续了六朝山水诗的传统,又开创了唐代山水抒情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