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扫花游·赋高疏寮东墅园》宋张炎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炎

《扫花游·赋高疏寮东墅园》原文

烟霞万壑,记曲径幽寻,霁痕初晓。绿窗窈窕。看随花甃石,就泉通沼。几日不来,一片苍云未扫。自长啸。怅乔木荒凉,都是残照。

碧天秋浩渺。听虚籁泠泠,飞下孤峭。山空翠老。步仙风,怕有采芝人到。野色闲门,芳草不除更好。境深悄。比斜川,又清多少。

现代文赏析、翻译

扫花游·赋高疏寮东墅园

烟霞万壑,记曲径幽寻,霁痕初晓。绿窗窈窕。看随花甃石,就泉通沼。几日不来,一片苍云未扫。自长啸。怅乔木荒凉,都是残照。

碧天秋浩渺。听虚籁泠泠,飞下孤峭。山空翠老。步仙风,怕有采芝人到。野色闲门,好把胡床踞道。

立意新颖,把去人访景的主客变成了共事者与同游者,以表达物我两融之境。从景中看意,高旷轩远,则又意在景上,更见空灵。东墅园中万壑烟霞、雨霁晓景、绿窗窈窕、随花甃石、就泉通沼等都是景,这些景是如此鲜活,宛然在目;那从中升腾起来的情趣与理想却似乎时断时连,让人抚掌称绝,悠悠不尽!以奇情描绘妙景之后,则以其极淳淡、疏爽的境界展示闲逸、愉悦之美好情操。“野色闲门,芳草不除更好”透露出艺术的高格,确实可以比美黄庭坚的“余地有道,不为盛事而宝”。

现代文译文如下:

万壑云雾缭绕,如同烟霞弥漫的山间小路曲曲弯弯。雨过天晴,晓色清新,石径上留有雨的痕迹,像是刚下过小雨一样。透过绿窗往里看,随花沿阶而砌的石栏弯弯曲曲,清澈的泉水也从外边池塘流进来。因多少日子不曾来此了,满天白云堆聚在一块儿没有散去。见到此景禁不住放声长啸。望着四周高大的树木荒凉的景象令人心生惆怅,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时分。

碧空如洗,秋高气爽。听着泠泠的秋声,飞下孤峭的山崖。山中树木摇曳的影子让人感到山色苍老。漫步于山风中,担心会遇到采芝人打扰了这幽静的景致。推开门看见那小园是如此空旷清静,“真有三径皆荒,柴门亦掩”的那种残破的美感啊。在这里能领略高卧林泉之趣了了那受俗尘玷污的生活之后。退隐为优、当与竹为邻也可叫返朴归真了吧?大概这时的心境已与昔日大不相同了!“境由心生”,此时的高旷疏爽之境比陶潜的“斜川”还要好得多呢!

以上就是对这首词的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