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宋张炎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炎

《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原文

一窗烟雨不除草。移家静藏深窈。东晋图书,南山杞菊,谁识幽居怀抱。疏阴未扫。叹乔木犹存,易分残照。慷慨悲歌,故人多向近来老。

相逢何事欠早。爱吟心共苦,此意难表。野水无鸥,闲门断柳,不满清风一笑。荷衣制了。待寻壑经丘,溯云孤啸。学取渊明,抱琴归去好。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幽居生活的词,是词人对于一段遥远的同甘苦、共患难的休戚与共、千金一诺的经历做一升华礼的飞也展望之语。“疏阴未扫,叹乔木尚在,易分余照。慷慨悲歌。”就体现出了他人生的逍遥执着以及对居所有种又宁静舒适感慨:“青墩豆臼岩花香可味壑响莲歌云间有鹤飞来”的超凡脱俗之感。

“一窗烟雨不除草,移家静藏深窈。”两句起笔,就让人感觉到他的那份安逸和闲适的心情。“东晋图书,南山杞菊,谁识幽居怀抱?”两句承前,写幽居所好,图书不减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味胜,但却少了西晋名相谢安竹篱茶庵。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作者不是大老粗也不是士大夫。这个苍凉、秀曼而不浮糜的环境是自己亲选的。“多读几句王氏的作品就会在他文友众多雅量人士,定会有情投意合者,于是在众人的帮助下他创建了这处幽静之所。这“一窗烟雨不除草”是王氏的“一窗幽雨读南华”的意境。

“野水无鸥,闲门断柳,不满清风一笑。”三句,描绘的是一副冷落荒凉之景。“荷衣制了。”下片转折跳跃。古人借芰荷以制衣也是常见。接下来几句则是抒情、言志并寄情于山水来达到高尚的地步了。“松涧凌高岫,荷笠带斜阳。”语言极为浅显,“芰荷”“松涧”“凌高岫”“带斜阳”,从视、听的角度和方阵极言声色之清切。“学取渊明,抱琴归去好。”末句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全词以一种淡泊、清远的意境,抒写了作者与友人会饮时所感受到的一种超脱尘世、怡然自得的情感。语言质朴清雅、感情真挚、令人回味无穷。词人摄取幽居生活素材形成一股沁人心脾之气。从而展示了古代文人所追求的隐逸情怀,从这首词中也可以窥见他报效朝廷之心于闲适之中聊以寄托的情志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比较优美的词作,词人用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释然。把读者带进一个优美宁静而富有情趣的艺术境界。使人感到“幽”是它总的特点,而“真”字则使它自然真切可喜。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给人以如梦如幻的感觉。此词的韵味悠长堪与长调韵文相比美了。

现代译文如下:

烟雨笼罩着窗户,不需要去清理那些杂草,这就是我的静谧之所,藏得深深的.东晋的图书,南山的杞菊,有谁会知道我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孤独.稀疏的树荫还未扫尽,我叹息那些老去的乔木,斜阳已将分散.吟诗谈心的人们在一起欢笑,我也会为他们的到来而感到欣喜.我们一起去制衣.我们会溯云而飞,我们会仰天长啸.我们会一起去寻找那可心的居所.我要象陶渊明那样弹琴归隐,那里只有山川与天地只有山水之间演绎着我清平的一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