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吴文英
藻国凄迷,曲澜澄映,怨入粉烟蓝雾。
香笼麝水,腻涨红波,一镜万妆争妒。
湘女归魂,佩环玉冷无声,凝情谁愬。
又江空月堕,凌波尘起,彩鸳愁舞。
还暗忆、钿合兰桡,丝牵琼腕,见的更怜心苦。
玲珑翠屋,轻薄冰绡,稳称锦云留住。
生怕哀蝉,暗惊秋被红衰,啼珠零露。
能西风老尽,羞趁东风嫁与。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赏析吴文英《选冠子 黄钟商芙蓉》的现代文译文:
在荷花国度里,迷迷茫茫的,曲曲折折的荷叶与清水相映,淡淡的荷香随着水波飘散。雾气中荷花丛中吐出的阵阵浓香,红艳的波纹荡漾着微微腻润。这一池荷景让无数佳人妒忌。
美丽的荷花女离开繁华城市像湘江女神归去般神情萧索,他不禁深思忧虑 纵有环珮玎啶都是悄悄的、一片悄然;沉着的神情和无奈自叹又能跟谁去诉说?待要分离时的无限悲哀伤心事一齐涌上心头 在落泊凋零中惟有那月堕江空、水波荡漾凌乱起伏中倒影成双、成双的鸳鸯 它们愁飞惊起 惊起之后又将飞向何处?
曾记得,那画船曾轻巧地靠在荷花边,姑娘们赠我她家自制的藕丝杭扇;那时,我满心欢爱怜惜着,感叹这种爱情的深沉;即使这般“见过”,亦是此生今世梦里萦回再也难忘怀的可怜至极的事!此二韵是作者回忆当年赠接荷花经历和对所赠莲物如临风飘散逝去的遗恨心情 这里的荷花显然是由现实“芙蓉”所起美好回忆而动情处的两种不同境界。
如今又感到怕听那悲戚的蝉鸣,感叹着世间的衰败,象红颜少女的衰落一样;被惊醒的蝉声在暮秋时分分外清切,它似断珠般滴落伤感而凄楚。在西风老尽的时岁中 我岂能还像春风般攀折于他人呢? 纵然有“娇”之感,也羞怯于追逐东风并依附于谁。
此词以“芙蓉”为引子,抒发了词人悲凉感情。全词融情于景,借物抒怀。借咏物来表达苦闷,是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而此词更有甚于一般咏物之作的一点在于,因有某种特殊的经历,故词人在写物的同时更写了对此物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往往又是和表达自己的身世之慨结合起来的。这就使得此种题材非徒给人以形似之感,更使人有所得、有所感而萦绕于心。在写物抒怀的几种形式中,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法。
至于译文部分,我尽可能保留原意的基础上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逻辑,以便读者能够理解诗中的含义。希望我的译文能够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