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岁寒堂三题其二·君子树》宋范仲淹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范仲淹

《岁寒堂三题其二·君子树》原文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

天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

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

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

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

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

有声苦江河,有心若金璧。

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君子树

在岁寒之堂的三大题中,独此树犹得风骨, 看那两株苍松何年立,千年古意从未凋。 他们从天而降,朝向堂前,傲视众生。 宛如翻云之龙,酝酿着一场未来的暴风雨。 世间桃李固然美艳,但其颜色却是杂乱。 兰花菊芳虽为时之常,贵在有清德在旁。 万物皆悲秋,冬日里树叶落尽。 唯独这松树如碧绿春山,永不凋零。 才知天地威严,也有情意深重。 它们向寒冬诉说江河之声, 有心如金石,无论何时都保持坚韧。 此树乃君子之材,范公每每注视良久。 此诗描绘了君子树的风骨与品德。首先指出松树是何时种植的,并指出其清风未尝息的精神。接着通过对比桃李、兰菊,强调了君子树贵在有清德的特点。再通过描绘万物凋零的景象,强调了君子树在冬日里的坚韧不拔。最后指出君子树是君子的象征,令人敬仰不已。整首诗通过对君子树的描绘,表达了范仲淹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君子的敬仰之情。

这是一首描绘松树的诗,但范仲淹并未将重点放在松树的形态或生长环境上,而是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突出了松树的高尚品德和风骨。诗人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君子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天地威严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岁寒之时的感悟。总体而言,这首诗意境高远,格调清雅,体现了诗人范仲淹的文人风骨和人文情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