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唐李商隐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李商隐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原文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现代文赏析、翻译

在现代文中重新解读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夏日的黄昏,残阳如血,芦苇丛生,在深邃的盘豆馆中投下疏疏的影子。我暂居此馆,欲将尘世的烦忧抛诸脑后。回想起往昔,我曾是江南的过客,而今,我却是关外游子的心情。

思子台上的风,依旧是那样的疾,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悲歌。玉娘湖上的月,也依旧沉静如昔,但我在这里却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沉寂。行人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只有荒城的夜鸣伴随着我的寂寥。

这首诗是李商隐内心深处的独白,是对过去的追忆,对未来的迷茫。他以芦苇为媒介,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其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安。诗中的“芦叶”、“邮亭”、“思子台”、“玉娘湖”等意象,都是他内心情感的象征,也是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中的“清声”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的声响,又指清高的品格。即便离故乡渐远,孤独寂寞陪伴着长夜,但李商隐依旧保持他的高洁情操,对未来充满期待。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出李商隐深深的怀旧和对未来的不安,但他仍坚定自己的品格和信念,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风貌。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