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槿花二首》唐李商隐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李商隐

《槿花二首》原文

燕体伤风力,鸡香积露文。

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月里宁无姊,云中亦有君。

三清与仙岛,何事亦离群。

珠馆薰燃久,玉房梳扫馀。

烧兰才作烛,襞锦不成书。

本以亭亭远,翻嫌眽眽疏。

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原文所作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槿花二首

唐 李商隐

燕体伤风力,鸡香积露文。 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月里宁无姊,云中亦有君。 三清与仙岛,何事亦离群。

珠馆薰燃久,玉房梳扫馀。 烧兰才作烛,襞锦不成书。 本以亭亭远,翻嫌眽眽疏。 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槿花是单瓣花,形小色淡,花之秀丽者远不如木槿之秀逸。花虽淡泊却宜成丛怒放,那蓬蓬勃勃的生命力竟会使人产生敬慕之感。春深开花繁盛的花丛中便不难寻到槿花的身影,似群芳丛中垂首之士子。一般的情况下它们保持着自己朴素而淡泊的美。只是自己常常怀着傲世独立的志向而落得邯郸学步的结果。“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鲜红与素白的花色相互掺杂着,花之或妍或婉,欣赏者竟茫然不知所爱了。“啼笑两难分”是因为槿花虽秀逸而矜持,却难进媚俗之人之心;而清高也自有其悲哀,亦难逃离群索居的命运。在世间此二者都是不易为人所容的。“燕体”、“鸡香”,暗赞槿花之自珍自强;然后反跌出自己心中“伤风力”、“积露文”的凌云之志和忧愤之气。“月里宁无姊,云中亦有君”,伤美人之出处如天上月儿,君子志节宛若云端浮云,勉人似槿自好自爱,各自有别,各自安好。

“三清与仙岛,何事亦离群。”三清是道教最高神灵“玉清、上清、太清”的并称,道家诸神所居之境。仙岛则是道家所称仙人所居之处。“何事”二字颇值得玩味。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深的困惑和不平。道家崇尚清静无为,出世超然;槿花则孤傲自持,不媚于世。难道只因道家之所崇尚和槿花的孤傲性格就使二者离群索居吗?在诗人看来,这是不公平的。道家和槿花之所以如此偏颇的令人称扬,本身就寓有强烈的隐痛和感叹,从而创造出惝洋曀霭的艺术效果,并对人世间无所不包和无可告语的无理性际遇作了强大的抗议抒写!是以楼第雍容且逡巡之中的荷顿突去美人驾翼良不瞑;考翁鸡的传说亦已成了绝响;那被礼法所束缚的志士仁人和独立特行却不能自保的佳人又何其多也!“珠馆”二句则由“珠馆”、“仙岛”的焚香薰烧和玉房清扫联想到自己心中的美好理想和卓荦不凡的气质却因无人赏识而陷入孤寂的境遇。这里运用了移情入景的手法。“烧兰”句则把眼前景、意念和动作交织在一起了。“烧兰”即燃兰香以待明烛。“襞锦”句说的是心中思虑重重而不能成篇的事情。以上六句或实或虚、或明或暗、或以景衬情、或直抒胸臆、错综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全诗显得笔力灵活、意蕴深远。

全诗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不能幸免于难的哀惋和同情和对礼法束缚下的社会现实的愤慨和抗争。诗中寄慨良多而又文辞宛转不露痕迹,可谓独具匠心。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