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释子良圮》明张羽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张羽

《赠释子良圮》原文

辞家译遍五天书,避乱聊寻废刹居。

片月池中观色相,千花塔下礼清虚。

行随流水因斋后,坐得新诗是偈余。

看说到城还不住,余生汨汨竟何如。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赠释子良圮这首诗是张羽为一位避乱山中,寄居废刹的和尚良圮所写。此诗生动地勾勒出良圮那种苦心修行,脱离尘嚣的形象。

首联直接描写良圮,“辞家译遍五天书”,他在远离尘世的地方,专心致志地研究佛经。“废刹”则是他寄身之处,这当中透露出他的安于清贫,不求荣华富贵的高尚品格。这一联凸显了良圮的虔诚与执着。

颔联“片月池中观色相,千花塔下礼清虚”,将他的修行环境进一步具体化。他常在月色下池水边观察佛像,在佛塔下礼佛参禅,这进一步表现了他的修行生活。

颈联“行随流水因斋后,坐得新诗是偈余”,描绘出良圮的生活细节。他在斋后随流水而行,坐下来便作诗,这些诗中或许也包含了佛家的偈语。这一联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良圮的形象。

尾联“看说到城还不住,余生汨汨竟何如”,对于良圮留在山中的决定表示赞同。他希望良圮能在尘世与佛家修行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不仅是作者对良圮的决定表示赞同,也表现出了张羽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

现代文译文:

在乱世中,良圮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来到深山中,寄居在废刹之中。他潜心研究佛经,翻译着天竺的书籍。在月色下池水边观察佛像,在佛塔下礼佛参禅。斋后随流水而行,坐下来便作诗,这些诗中包含了深邃的佛家道理。他已经深深地理解到世俗的世界,对于他的决定我深深地理解和认同。这个世界无论何处都是苦海茫茫。而他对余生的疑惑仍然得不到解决,留在这个世界上又在追逐些什么呢?总的来说这就是生活:你看它变幻莫测又淡泊自然;有时混沌复杂有深度可研有时又会用澄清的小池塘去反照人的性格的多样性与命运的难以预料;甚至还有那天上的月亮似乎是太远却又伸手可得只是我们现在尚未察觉罢了!他是一位伟大的僧人也是一个生活艺术家,一个哲学的探索者。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生活中都要懂得享受它才能懂得生活真正的意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