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张羽
采采不盈襜,幽芳逐微步。
欲为公子裳,敢谓行多露。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采采不盈襜,幽芳逐微步。欲为公子裳,敢谓行多露。
这是一首带有浓厚抒情气氛的七言绝句。作者用清淡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秀美静雅的花园,并在字里行间注入了他的一片真情。
诗的前两句“采采不盈襜,幽芳逐微步。”是从诗人采蓝的过程着笔。“采采不盈襜”形象地说明了诗人采蓝的艰难。他东挑西拣,左拨右摘,总是采不满一把。这反映了作者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珍视。从“采采”这个叠音词中,我们似乎听到了诗人边采边唱的歌声,采得艰难,收获丰富。这艰难的劳动过程,更增加了劳动的乐趣。更妙的是在“采采不盈”的同时,却来了一位“幽芳逐微步”的美人。这美人不是飘忽的彩云,不是纷飞的蝴蝶,而是一株散发出幽幽香气的花枝。她每走一步,随着她的移动,这香气芬芳四溢,弥漫了整个花园。她无意中也给诗人带来了无穷的欢乐。这景致十分醉人:“欲为公子裳,敢谓行多露!” 写得浪漫而又传神,既能联想起美丽的蝴蝶和紫艳的彩兰围绕美女翩翻跹于盛开鲜花的原野之美;又自然而然地描绘出一幅清晰新鲜而又温馨可人的美丽的诗情画而弹出新鲜的视听画面──天真少女初次采集忘记时空的自然归宿和劳动的美妙图景。
这首诗的结尾,以“欲为公子裳,敢谓行多露”作结,更增添了全诗的艺术魅力。它一方面表现了花园里露水重、秋风凉的深清夜色;另一方面也正是诗人对花深深喜爱、不忍离去才发出的“欲为公子裳”的深情流露。这种含蓄而又富有启发性的结尾,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在短短的篇幅中创造一个艺术世界。从开头到采满蓝为止,二十个字便勾勒出一个美丽的花园和诗人投身其中的欢乐场景。它不仅把读者带入了诗境,而且又引导读者随着诗人一步一徘徊,直至发现篮已满。这是含蓄美的体现。由于诗的字数所限,诗人不可能对美好的事物作更详尽的描绘与更充分的展示。因而它的启发性也是它的局限性之所在。 此诗运用优美的抒情笔调、匀称和谐的七言律句,成功地写出了一个景色美、人情美、生活美的小小园林形象及其诗情画意的生活环境;并借助于这种优美的艺术形式所表达的真挚感情和诗情画意,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美好的联想。 现代文译文如下:
我东挑西拣不停步地采着蓝草,芳草幽香紧随着我轻盈的脚步。
我想把它编织成公子的衣裳,只是园中露水太多又有秋露纷纷。
希望将这蓝草织成公子的衣裳,却担心在来路途中露水太多太重。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