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川上暮归》明张羽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张羽

《川上暮归》原文

此地频经画舫过,暮归原不畏风波。烟中渔网悬杨柳,浦口船灯照芰荷。归鸟去边行客少,夕阳尽处乱山多。此时诗思浑无赖,听得前溪《子夜歌》。

现代文赏析、翻译

川上暮归

此地频经画舫过,暮归原不畏风波。

烟中渔网悬杨柳,浦口船灯照芰荷。

归鸟去边行客少,夕阳尽处乱山多。

川上晚景何萧瑟,一声《子夜》助诗思。

这是诗人川上行吟之作,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来反映在暮归途中听前溪歌声之韵,情景交融地抒发了诗人的怡然自得之情。此诗与诗人另外的诗作比较,似乎多了些达观之气,虽然明知风浪无常,但诗人却已看透一切,不再畏惧了。

首联“此地频经画舫过,暮归原不畏风波。”描绘了此地是过往船只频繁的码头,诗人暮归也不畏惧风浪的场景。颔联“烟中渔网悬杨柳,浦口船灯照芰荷。” 刻画了在暮色之中,柳下捕鱼归来之图与江口交汇的灯火和芰荷倒影的景色,构造出一幅美妙的图画。“烟中”和“浦口”是近景描写,“船网”“柳”“芰荷”色彩搭配绚丽耀眼。“悬”“照”这两个动词用得妙绝。第三句“归鸟去边行客少”笔锋一转,把视线移向远方。随着天色昏暗,归鸟翩翩,在诗人前方渐渐稀少,行客也随天色暗淡而稀少。“夕阳尽处乱山多”描绘了夕阳斜照下苍茫无际的群山,乱山重重,意境高远。“乱山多”这三个字写出了自然景色给人的感觉。末句“此时诗思浑无赖,听得前溪《子夜歌》。”此处的“诗思”即诗兴,因为是在晚归途中所以《子夜歌》一曲也恰好是抒发诗人的思绪和情感之源。《子夜歌》激越昂扬、语调清新之词韵触动了诗人恬然自安之情。流露出对美和光明充满欣慰的心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热爱。这种感情意境正是此诗神韵之处。全诗形色、感情、情思浑然天成。在明人中当属佳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