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凤阳使还》明张羽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张羽

《凤阳使还》原文

拜陵初罢雪云晴,使者南还荷圣灵。

马上顿更新旧历,风前重数短长亭。

逢人问俗谙伧语,到处寻源验水经。

却忆长干桥畔柳,归时应待眼青青。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根据张羽《凤阳使还》所作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明代诗人张羽笔下的《凤阳使还》,诗中的内容叙述的是,刚结束了祭拜陵寝的重任,天下就下了一场小雪,陵寝旁的白雪为小径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显得格外清净。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使者南归,自然也带着圣上的恩泽,心情格外舒畅。

“马上顿更新旧历”,这一句是写南归途中的喜悦心情。“顿更”,一下子就更新了。“旧历”,指旧时的经历和心情。“风前重数短长亭”,风停了,数了几个亭子,时间过得真快啊。下马休息时,已经到了家乡的郊外了。在故乡的土地上,更是感觉到别有一番风味。所以“到处寻源验水经”显得很自然。“验水经”是指亲身体验乡里的山川风光,为写作游记提供了素材。诗人真是有心人。最后两句则又回到眼前,回忆起了往日和朋友一起在长干桥畔吟诗作赋的情景,心中不觉泛起一股归思。“应待眼青青”明显地埋怨故乡人来来往往忙于生计而没留心我这位归来之人,由此又似乎表露出一股郁结于心的愁闷情绪。

总的来说,《凤阳使还》一诗艺术构思很具匠心,许多联想和描写流畅而舒缓。美景美事一齐出现在诗中,娓娓道来倍感亲切。由于作者深深爱着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故而对那些山水风物观察得细致入微,由此在笔端活灵活现。不仅令读者陶醉其中,而且使这首诗具有一种艺术的魅力。同时在这首诗里还巧妙地蕴含了真挚的情感,把明人的送回还对故土家园的真切热爱、怀念、难舍难分等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出来。

以上就是对《凤阳使还》这首诗的赏析。

译文:

祭拜完陵墓后原本阴沉的天空开始放晴,奉命出使的使者南归,皇恩浩荡。骑着马行进在路上,时间过得飞快,路边的亭子一个接一个地经过。见到家乡的人便询问他们的风俗习惯,听到的都是乡里乡音似曾相识的话语。无论去到哪里都会寻找源头查验水经,游览一番才能满足。此时不禁又回忆起从前和朋友们一起在南京的长干桥畔吟诗作赋的情景。回去时定然把两岸杨柳依依的青青枝叶看个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