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张羽
家机织得流黄素,首尾量来宽尺度。
象床玉手熨帖平,缓剪轻裁烛花莫。
含情暗忖今瘦肥,著处难知宜不宜。
再拜征人寄将去,边城寒早莫教迟。
归掩双扉空泪落,旧绣遮身晓寒薄。
良人早得封侯归,妾身何愁少衣着。
原创赏析:
在明代,张羽的一首《寄衣曲》勾画出一幅生动而又情感深切的画面,表现出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和无时无刻的思念之情。此诗语言平实,但情深意浓,反映了普通人的感情世界。
"家机织得流黄素,首尾量来宽尺度",张羽描绘的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正在为自己的丈夫亲手制作衣物,材料普通,款式简约,却是寄托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深深关怀和无尽思念。她细心地量度每一寸布料,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她的用心和关爱。
"象床玉手熨帖平,缓剪轻裁烛花莫",这里进一步描绘了妻子在缝制衣物时的情景,她用象牙制成的床垫着布料,小心翼翼地熨平每一处,然后再轻轻松手,剪裁衣物。这里的细节描绘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关心和体贴。
"含情暗忖今瘦肥,著处难知宜不宜"这两句则描绘了妻子在裁剪衣物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她默默地打量着自己,考虑着丈夫穿上这件衣服会是什么样子,她会如何去调整尺寸,使衣物既适合他的身材又符合他的喜好。这一句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无尽思念和对他的关心。
"再拜征人寄将去,边城寒早莫教迟",最后两句是妻子将衣物交给征人,并嘱咐他尽快寄回的情景。这里的"再拜"表达了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出她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夫妻之间的深情厚意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这首诗充满了真实感人的情感色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代文译文:
在普通的小家庭中,一位女子正用家机织着流黄的素布。每首尾处,她都会仔细地量量布料的长度,以防有偏差。象牙制成的床上放着她的手织品,慢慢地将它熨帖平展,她的玉手灵巧无比,只需轻剪慢裁,烛花也无需再等待。
她默默地打量着自己,考虑着丈夫穿上这件衣服会是什么样子。她会如何去调整尺寸,使衣物既适合他的身材又符合他的喜好。然后她深深地向征人一拜,将衣物交给了他。边城的寒冬已经来临,她恳求他不要拖延太久。
当征人离开后,她独自回到屋内,轻轻地掩上了门。空荡荡的房间中,她的眼泪滑落下来。旧日的绣品遮掩着她单薄的身体,早晨的寒气透过它们传递过来。
如果她的爱人能够早日归来,那么她就没有什么好忧虑的了。如果他能早点儿回到这个家,她就不会因为担心他没有足够的衣物而落泪了。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件衣物的故事,而是关于爱的故事,是关于家人间的牵挂与思念的故事。这个故事通过女子的细腻笔触被写进了诗歌中,展现了她无尽的柔情和对爱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