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洪亮吉
唐天子,何太酷,一语居然杀高郁。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的赏析:
唐代,是一位高度开放的黄金时代,不论制度文明,还是诗词文学都登峰造极。故无论是西域蛮夷还是边镇人士都有争进之心。这就是“天高皇帝远,我在山海间。”的心态了。当时的盛世表现固然有其亮点所在,对于野外的外域人士就一定完全抱以宽松的心态么?这也未必!虽然我们知道其中很多的要人和皇室还是能维持一个友好的关系,但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能享受这种待遇。就比如洪亮吉笔下的高郁吧,虽然也才华横溢,但是就因为一句直谏之言,竟然惹来了杀身之祸。
这首诗是借杀高郁之事来讽刺当时的朝廷太过残忍,所谓“唐天子,何太酷,一语居然杀高郁。”诗句开头直接了当的提出了唐天子太过残忍的话题,这主要是从高郁一个直谏之臣的角度来批评唐天子太过狠毒了。也许很多人都会对唐太宗对魏征直言进谏的历史津津乐道,其实历史是复杂而又现实的,帝王们的心理也是十分复杂的。因为臣下的直言进谏,对于帝王来说是一件很伤面子的事。这可能也就理解了为何会有魏征再三再四的被太宗谴责而还不削白发扶老太太过马路这样的事发生,这样既是给人台阶也表示自己确实接受了他的批评和忠告,还会对这臣下平添一丝敬佩和重用之情。可见即便是处于宫廷这一幕的大剧之中做人还是不能太耿直,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才好。那么李隆基虽然是千古明皇也还是摆脱不了一个“酷”字啊!而像高郁这样的人注定是没有那么好的福气了。
因为一语直言惹来了杀身之祸在历史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就说海瑞罢官一事吧,也因为其过于耿直,不仅让张居正下了台而且最终惹来了杀身之祸,“浊流啊浊流”这个词还是很现实且悲哀的存在。用词随事而异所以在处理写实内容时就产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真实才是历史的最好镜子”。如果能听到群众或当代人讲述自然是更让人乐意听从的一种叙述方式,但现在确实让我们作为听众都是云里雾里的不知道事情真相到底如何?
如果真有那样一位名人被杀或遇难时还有人站出来揭露事情的真相那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所以说写史之人如果没有一点史识真伪难辨是很难把历史给叙述明白的。历史就是这样,不是单纯的好就是坏这么简单。如果一个朝廷没有很好的引导方式,一个民族也没有一个包容的环境和胸怀那也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的。其实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恩惠或者说生存环境一直都很好,这也就能理解为何历史上那么多的人想要建功立业或成为名将名相吧!也许正是一个大家有着梦想的世界才能形成众多欲望及相应的竞争中呈现出动乱的可能性就越高的事实!乱世真是来得不容易呀!作为生活在这两个朝代或历史的角落的人就会有无限的思绪呀!现代文译文:面对这位来自西域边疆的儒雅诗人竟因为直言一句竟然被砍掉了脑袋成了糊涂的替罪羊这也是帝王时代很多人愿意让位于年轻人当平民的结果!这就造成很多现实情形甚至错位不得不引人去深入思考,那种太过宽松及小圈子自娱的诗歌交流到了终极不就是做自己事情干自己的事业了么?有什么错呢?你争我夺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不就是为了一种和谐的秩序么?也许这种解读并不是唯一的解读也并不是都适用于所有的人或事只是基于诗歌本身及现实环境而得出的解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