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洪亮吉
济南毅魄死不灰,九死上叫天关开。
精诚入日日忽变,白气夹日如长围。
凉风台前血一斗,百年来时绕阶走。
儿今何罪生王家,乞命作奴还俯首。
深宫半玦留分明,儿今已死忍独生。
忍独生,还把玦,明月不来空断绝。
君不见娄家血泪还缠绵,济南悲罢悲百年。
百年冤
清 洪亮吉
济南毅魄死不灰,九死上叫天关开。
精诚入日月忽变,白气夹日如长围。
凉风台前血一斗,百年来时绕阶走。
儿今何罪生王家,乞命作奴还俯首。
诗人愤激述说一位冤死的英灵在幽冥之中抗争于天地之间,要求为鬼复血,复仇再生,不达目的不罢休,情势骇人心魄。但是“儿今何罪生王家”一问击中要害。这里有着尖锐的封建社会矛盾,寄托了诗人强烈的忧愤和同情。清廷用尽毒辣手段“奴其百骸,钝其四肢,终身不使萌蘖。”但英灵是不死的,血债是一定要讨还的。“君不见娄家血泪还缠绵”借用山东望族娄家由惨死女而累及童婚者几百人,相继饮恨而死的事,控诉封建统治者的凶残,也表现诗人对英灵复仇的同情。
诗的最后两句“济南悲罢悲百年”寄慨最深。诗人对清廷暴行表示强烈的愤慨,对殉难烈士深表同情。“百年冤”之长,恰切地表现了封建社会黑暗、残酷,体现一代清学大师襟怀高旷的情致和气魄。“凉风台”、“明月”作者选用天赐之解——“寒光四溢”、“中秋冷月不照耀”表达阎豪挥斥天地之情;“满腔大狱唯有寒酸夫铁泪也泣穹苍“是不白之冤,崇冤之鸣。诗人通过饱蕴感情的景物渲染,使诗歌充溢着动人的艺术魅力。
此诗前四句为第一段,后四句为第二段。段意之间有明显的转折,但两段文字各有侧重。前四句重在渲染英灵的威武与不屈;后四句则侧重抒发诗人对英灵的同情和对清廷暴行的愤慨。全诗感情充沛而浓烈,节奏明快而强烈。诗人以激昂之情,直抒胸臆,把诗歌写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通篇用典贴切而自然。语言精炼生动,独具匠心。此诗的显著成就首先在于深刻而生动地再现了英灵的悲壮与冤屈;其次在于作者成功地运用典故、前人诗句和恰当的象征手法,把诗歌写得既含蓄又富于变化。全诗体现了洪亮吉诗“善用古人语,又能自成句意”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