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徐铉
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
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
以下是按照要求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徐铉的《观人读《春秋》》中,体现的是他对儒学的淡薄和对霸道的疑问。诗中他批评如今世风日下,儒家的风范日益薄弱,人们已经不再重视儒家的道德规范,反而将霸道的权谋视为可耻的事情。这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深深忧虑。
他以“乱臣无所惧”来表达对那些无视道德、肆意妄为的人的痛恨。他们无视传统的道德规范,毫无敬畏之心,这种人根本不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他们之所以肆无忌惮,恰恰是因为社会的道德体系在他们眼里变得虚弱无力。这种情境下,为何还要读《春秋》?其实是对读《春秋》这样的正道的行为的一种否定,在这种状态下,《春秋》这类书籍变得无用甚至被人鄙薄。
所以,这首诗透露出徐铉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希望人们能够回归正道,重新找回儒学的精神,重视道德规范,以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译文:
日复一日,我感到儒家的风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益薄弱,人们将那些霸道、权谋的手段视为可耻的事情。那些乱臣贼子无所顾忌,肆意妄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为何还要去读《春秋》?《春秋》是一部揭示道德、规范行为、评判是非的书籍,它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然而在如今这个世风日下的社会中,它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了。因此,我深深地惋惜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