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徐铉
禁里秋光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暂移黄阁只三载,
却望紫垣都数程。满座清风天子送。随车甘雨郡人迎。
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御筵送邓王
禁里秋光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
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
满座清风天子送,随车甘雨郡人迎。
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唐代宫廷送别场面。然而作者在歌颂君主,位高权重,更有庄重的气氛感外,亦饱含深情。“绮霞阁上诗题在”透露出些许作者不舍、怀念的情意,回过头来,“却望紫垣都数程”这怎不令他对主人难舍难忘!古代友人之间折柳相送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是皇帝送官员出京,也多有赐诗的。此诗与徐铉的另一首《春送僧》诗可对照阅读。
现代文译文:皇宫中秋天景色清朗明净,树林烟雾与水池倒影交融着离别之情。你在黄阁做官三年,如今离去,回头望帝都城垣曲折绵延都好像有几个时辰那么长!我祝你随车而来的春风雨露使民众安乐;赐宴座间的凉风都带着你的品质廉洁勤政。等到太阳西下的时候你就会把饯行的诗句写在绮霞阁上我们这里也就此奏响了欢送你出京的乐章!
看着诗人甘苦辛劳地点点头以拟,共同作诗表达出自己的心意!看着主人的身影渐行渐远,还是那么那么的不舍,不忍离去。直至那“绮霞阁上诗题在”,便永远记住了今日的这一幕了。这就是“绮霞阁上诗题在”给诗人带来的欣喜之情!然而“此去经年”不知何时才能再相逢?所以“从此还应有颂声”便很自然地从惊喜转到对友人的祝福与怀念了。虽然此去还要有一段时间,但你一定会受到人们的赞颂!这样的结尾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不仅具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还有一片仁厚之心。这样送别的名篇流传至今实是有其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