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癸巳次古浮山普慈寺》宋葛胜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葛胜仲

《癸巳次古浮山普慈寺》原文

老人百念冷,看山独不足。

未能寻地肺,聊复访天目。

路出古浮山,木杪飞华屋。

松迷突兀殿,云锁窈窕谷。

高阁藏复道,朱栏穿屈曲。

羲和隐昆崙,借此休驺仆。

小摘园中蔬,充我属餍腹。

缅怀峨豸翁,草庐亲卜筑。

意恃金匕药,终亦戢一木。

不如学无生,妙谛祖身毒。

现代文赏析、翻译

在熙宁十年一个宁静的夜晚,时任丹阳县尉的葛胜仲来到了安徽繁昌境内的古浮山上的普慈寺。山中古老的佛国、别有洞天的景致令他感受到了沉寂在心中的淡淡疏淡闲雅和丰沛逸兴,还有老年以后的另外一片浮生落稳的心态。由此所作的《癸巳次古浮山普慈寺》,被全文收录在这里供各位朋友共赏。

青衫穿过百年的时光,物是人非中仍不失它的朴素和温润。在这寂静的夜晚,月光下的山林水泽、花木禽鸟、飞阁复道,似乎都在聆听这岁月的无声无息。寺中禅意盎然,只有静谧如水的风,穿过殿阁、飞檐、回廊,带来了夜半寺钟的袅袅余音。山林之中,老人所有的尘念都被寒风冻冷,看山的心情,也不过如此了。虽不能寻找地下之肺(传说中山中有肺的奇石),但来访天目(古山名)也别有一番韵味。

山间小路穿过大浮山,松树茂密到连巍峨的殿阁也仿佛被迷蒙的云雾所包围,深邃幽远的山谷被云锁雾绕,曲折离奇。飞阁之下藏有复道,朱栏曲折,颇有情趣。此时阳光透过云层,借此景致休憩的随从们也早已不见踪影。在这里小摘园中的蔬果,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想到曾经峨冠博带的隐士们,他们亲自卜筑草庐,期待着在草庐中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之药。但终究是心存幻想,希望能像佛陀一样领悟无生的妙谛,戢藏一切妄念。倒不如学习无生之理,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

诗人晚年担任县尉,公务繁忙,但能在百忙之中寻得一处清净地,也算是一种难得的清福了。

整体来看,这首诗格调清雅闲淡,似与禅意颇多关联。在浮躁的社会中寻一处清净地并非易事,但愿每个人都能在喧嚣中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静谧之地。

现代译文:

青衫穿过岁月长,古寺依旧温润光。 静夜山风送寒意,独来看山心自足。 未能寻得地肺石,访古天目亦足奇。 古浮山间小路穿,松树浓密殿阁迷。 深谷云锁藏复道,朱栏曲折生情趣。 阳光穿过云层来,随从休息已不见。 蔬果摘自园中小,满足口腹亦足喜。 昔日隐士卜草庐,心存幻想亦自足。 不如领悟无生理,佛法真谛才需觅。 晚年公务虽繁忙,寻得清净亦清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