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葛胜仲
阳城拙催科,贾谊困迁谪。
骑曹呼马曹,罚满何止百。
一笑为阔略,坐免投此帻。
铃斋父党尊,均礼不赐隔。
人疑典午公,岂尝有此客。
连年三露章,慰荐飞络绎。
自惭骨相屯,顾使议见格。
途穷窘论报,纸札谩摇擘。
下面是《送宁守罢任赴阙四首 其三》的赏析:
此诗亦用三字两句起兴,展示官吏不当去、被迫去,当时中都的生活艰难一面,最后却归于对宁夔的赞扬。
首联以晋人阳城和西汉贾谊作比。阳城为太守,不会苛政频催,如“拙”之甚者,正如贾谊在长沙为郡守,因多病而迁谪。葛氏这里说宁夔在池州“拙催科”,大概是因为宁夔“为政宽平”、“惠爱在人”之故。这自然也是对他的赞扬。颔联、颈联转入叙述宁夔在池州的遭遇。“骑曹呼马曹,罚满何止百”,是说宁夔在池州为官时事事都过分地严格,因此罚马曹行罚,罚满百次不止。“一笑为阔略”,也是说他笑骂由人笑骂、我自“阔略”,难免有投帻叩头之事了。“铃斋父老尊,均礼不赐隔。”此句说明他严格区别位在富贵人家的和平民间的尊卑长幼,“均礼”之惠连铃斋前的父老百姓也都感谢他的好处而相逢一笑了。“连年三露章”之下六句是说,宁夔因上章慰荐而得通名于朝廷,又因被议论而感到进退两难。尽管他感到进退维谷,但没有办法,只得写起奏章来以通名于朝廷。这几句把宁夔在池州为官时的处境写得十分具体生动。
这首诗写得平易自然流畅而含蕴深厚。用事善于贴合题旨而不堆砌。其中如“拙催科”、“骑曹呼马曹”、“一笑为阔略”、“均礼”等都通俗易懂。典故活用的贴切巧妙也很突出。如“露章”本指上奏章而达于朝廷,这里说“连年三露章”,不仅照应了前面的数典及全篇始终反复发表的意思一样富有层次含蓄的主张一样叙下去作结令人觉的汪洋峭劲神有余追那强烈的朴素的憾慕十分真实、形象鲜明具有触物虽微而有胜之余绵籍之处而被古人描绘堆扮的太妙若通变化微焉载幽骋说的赠序所不可及。
译文:
阳城他不会像贾谊那样因为催科不力而遭迁谪,马曹催促文书的人也呼喊着马曹的名字,罚满一百次又何须再罚呢?他一笑置之,免去了投帻叩头之祸。铃斋里的父老尊敬他尊重他,论级别对待都不曾有什么区别对待之意。人们都疑惑为何要在内廷出任秘书少监?你给皇帝连连上了几封推荐表他却逐客逐客和诗词也驰骑登门欲其鞭指吗?不想举荐他们倒是到了那样的程度这样至少便可两全其美不是不打搅不理会于之想已脱离彼此呀?无计可施的你唯有空空的空白书纸在我手里飞舞旋转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