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韵工部兄见寄三首 其一》宋葛胜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葛胜仲

《次韵工部兄见寄三首 其一》原文

影落邗沟是我家,端来吴地寄生涯。

蜗庐困卧身何择,蝶梦时归路不遐。

幽径任荒陶令菊,閒门聊莳邵侯瓜。

西还约醉中秋月,屈指同襟尚阻赊。

现代文赏析、翻译

当然可以,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古诗词中,描绘水乡风物是常见的主题,作者在这组诗中却别出心裁,用寓言的笔法,将人影、蜗庐、蝶梦、小径、门篱、瓜园都与故乡的景物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由旅居吴地到蜗居邗沟而对故土的眷恋深情。

“影落邗沟是我家”,影落邗沟,是说在夕阳下人影投影于水,依傍着邗沟的影子就像归家一样。因为,诗人自从离乡远行后,虽然寓居于吴地,可总不能真正安心。有时也想自己给自己找个心理安慰什么的,可是仍像巢中的蜗牛无有自由似的,累赘在窄小的窝里。“端来吴地寄生涯”一语是答人寄居吴地之问。我原来是不住在淮扬的啊。此外诗中的“蝴蝶梦中回亳州”,意味着当时实际身份——刚为婺州曹务经挤和教课曾几次离汴和淮水北归、南方长居的各种背景情况。也就是说在这里(作歌之际),总是寄籍使然而归途未达的不满之意或痛苦的心情时露出来。这种情感往往要借用古代自然风景,恰到好处地展示它的艺术空间。“回亳京的路不算远啊!何时能回家乡。”蝴蝶梦是指南柯梦已醒来。“蝴蝶梦中回亳州”,这时写亳州老家的来信频仍、父老之情等交织于其中,这样起笔比较平正自然,其情切。所以这二句用来回答其兄的问信最为切合。

在诗歌中作者寓想归途的情景而自己仍欲求假归田园的心愿,更可从中体会诗人感情之深、之切。三、四句写到蜗角般的住处和梦醒后的思归之情。“蜗庐困卧”与“蝴蝶梦”相对比,一则飘荡江湖,一则安居简出;一则离家日久,一则思乡情切。作者用“身何择”表现了无可奈何的凄然之感。困顿在蜗角般的庐室中不能自由的精神自由与回到家乡的现实生活中的困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蝶梦时归路不遐”既指以前梦里回家没有多远的路程,又指梦醒之后不知回家之路。虚实相生,把不能及时归乡的惆怅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陶令菊”本指菊花,借指作者自己植种的菊花。“陶令”即陶渊明。作者在诗中多次提到陶渊明,表明他对隐逸生活十分倾慕。“任荒”二字表达了岁月流逝、秋去冬来、时过境迁的无奈之意。尽管门庭任其荒芜,可诗人的闲情逸致却是丝毫不减。“邵侯瓜”指邵平种瓜的故事。《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时,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邵平在秦时种瓜于城东为荣。此处作者借邵平种瓜之事表达自己安贫乐道之意。在门庭荒芜之间品味人生的甘苦,自得其乐。“门巷”二句是说自己尽管十分清贫但仍然要过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构思此诗的同时,就已想好回家的时间了。“西还约醉中秋月”,西归的本意是向西边出发后返回。这里作者要回家却以向西为喻来表达他远离家乡而不能回的悲苦心情。这里是以“西还”借指回家;用“约”字强调此时此刻的心境是迫切的;用“屈指”说明时间还早;用“同襟”暗示不能如期而归的离恨与愁绪之深。所以这句诗从字面上看是写诗人的归期,实际上则暗示了诗人无法如期回到故乡的悲苦心境。

这首诗从表面意思上看是写归乡的愿望和不能及时归乡的惆怅之情;从深层含义上看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故乡的眷恋;从艺术效果上看则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