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浪淘沙·歌阕斗清新》宋葛胜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葛胜仲

《浪淘沙·歌阕斗清新》原文

歌阕斗清新。檀板初匀。画堂新筑太湖滨。好是黄花开应候,聊宴亲宾。

上客即逢辰。况是青春。上林开宴锡尧尊。今夜素娥真解事,偏向人明。

现代文赏析、翻译

浪淘沙·歌阕斗清新

歌舞终了时,声落犹新。热闹太湖边,堂舍初成。真是花开应好时节,一桌欢宴亲朋。 贵客适逢良辰,况正值这盛春。林中上林苑,为嘉宾设宴献尊。今夜月亮真明,嫦娥也知人意,偏照这一群人。

这是一首欢宴、赏月的词,是作者在观赏歌舞后与友人欢聚的写照。上阕描绘歌舞结束,堂舍新成,花开正好的欢庆场景,下阕写良辰美景,嘉宾赏月,欢聚赏月的愉悦心情。“上林开宴锡尧尊”,借古入今,将欢宴歌舞提升到帝王的庆典,通过“今夜素娥真解事,偏向人明”的描写,把诗人与友人赏月的欢愉心情写的更透彻。全词写得明净清爽,画面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词写了游人的“游”,虽然并不是一首描写景点风景的词,但对于游客来说,“风景”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全词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欢宴、赏月的盛会中的欢乐之情,使读者愿意随着他们一起共同沉浸于这样的诗情画意之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诗乐之情、人诗相通的美感享受吧。这首词词中有“好是黄花开应候,聊燕婉亲宾”,关于这种能解语的“黄花”,有种说法认为可能是桔。魏文帝(曹丕)曾经让妃子们作赋,其中一位以“黄花”为题的诗中有“爽暮结为霜”之句,是菊花能经受住晚秋寒霜的描写,这证明了菊花是能在寒冷的季节开放的花卉之一。那么这时的太湖滨能欣赏到各种名菊的芳容就显得自然而然了。但古人多有赏菊、咏菊的习俗,这似乎也是可能的。假如游人们纷纷到各地赏菊饮酒,作者通过歌声联络同享雅兴自在显见也不难想像出其情态吧。“明月如霜”,古诗里早已有之。“平分秋色似依旧”,“月是故乡明”之说可见观者在观景之时自己的心态所创造的境界所导致的结果各不相同。《浪淘沙》表现“歌舞”这样的热闹场面仅用“歌阕斗清新”四字便概括了歌舞连场的美景。“檀板”即拍板,用以打拍子,“初匀”二字表现出歌舞的开始。“画堂新筑太湖滨”一句表现出堂舍筑于太湖之滨,“新筑”二字说明堂舍是新造的,“好是黄花开应候,聊燕(同宴)亲宾。”这里的“好是”两字概括了花开和月到时的景色,道出了游赏的最佳时刻和景象。“燕”通“宴”。如果继续看下去恐怕作者就会被吸引而一发而不可收,会有清唱入楼之趣吧。然而这里是作赏析而不是让听歌的把自己融进去。此情此景该是自己早已有过的感触重现罢了。所以这样的描述也可以作为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之间常有的相互印证吧!所以观者不应停留在只求一己之欢愉的心情之上,“即逢辰”是赏景抒情的契机,所谓物以人旧增新意也该是自己去发挥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吧!

这首词表现了葛胜仲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聊燕宾亲”,道出了他与友人共同享受这美好时光的喜悦之情。“上客逢辰”,说明了葛胜仲的好客和知足常乐的心理状态。“今夜素娥真解事,偏向人明。”这两句是作者心理的体现,他的心境好极了,“上林开宴锡尧尊”,以此形容盛会美酒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同时这又是当时整个游赏环境的一部分,可以看作“共赏金尊沉绿蚁”“日幕群芳佳兴动”之意。上林花开明丽皎洁无不在烘托出“今夜明月洒人”的清朗透明和人们欢乐的心情。从这些描述中也可以看出葛胜仲善于营造气氛和调动情绪的能力。从这些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善于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的特点了。总的来说,《浪淘沙·歌阕斗清新》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词作,读来让人感到舒适畅快!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