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葛胜仲
严陵滩畔香醪好。遮莫东方晓。春风盎盎入寒肌。人道霜浓腊月、我还疑。
红炉火热香围坐。梅蕊迎春破。一声清唱解人颐。人道牢愁千斛、我谁知。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虞美人·自兰陵归,冬夜饮严州酒作
宋 葛胜仲
严陵滩畔香醪好。遮莫东方晓。春风盎盎入寒肌。人道霜浓腊月、我还疑。 红炉火热香围坐。梅蕊迎春破。一声清唱解人颐。人道牢愁千斛、我谁知。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严州饮酒的情景,表现了酒对词人的欢愉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严州冬日融和的景象。上片写冬夜饮酒,下片写酒后感受,明写冬夜,暗写严州。全词轻松自然,不事雕琢,用词清新自然,质朴有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起首二句,从陆游《小饮梅花下》“梅花香满蒲团上”变化而来。严陵滩畔,风景秀美,词人一面喝酒,一面欣赏美好的风光。“好”字用得相当准确、生动,充分体现了酒酣耳热、欢欣自得之情。“遮莫”一词,把词人已揭晓醉态,写得自然、朴实、和婉。天虽然亮了,该是停止饮酒的时候了,但词人还余兴未尽,不肯就寝。“东方晓”的“晓”字,寓情尤深。那东方的一线晨光,穿破沉沉夜幕,显得分外惹眼,它似乎在催词人早睡。可词人偏要“东边日头西边雨”,他哪里肯就此放过这美好的冬夜呢?
“春风盎盎入寒肌,人道霜浓腊月、我还疑。”盎盎:原为盛大之意;此处指春意之浓厚。这句是说:盎盎的春风把寒冷的肌肤温暖入骨,人说浓重的霜冻笼罩了腊月,而我却不信。词人不信严州冬寒,从他喝酒赏梅的描写中已表现出来,这里又点明不信天寒地冻之气候,而“我还疑”三字,与上句“人道霜浓腊月”相呼应,表现了词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下片紧承上片结句。“红炉火热香围坐。”红炉:熊熊燃烧的火炉。香:此指梅香。围坐:围绕炉火坐着。这句是说:在红红的炉子旁围着暖气坐着。“梅蕊迎春破。”梅蕊:梅花的花蕾。这句是说:梅花蕾绽开迎接春天的来临。“一声清唱解人颐。”颐:通颊,面部腮帮子。这句意思是说:一声清唱笑语使人的面颊变得舒坦、愉悦起来。“人道牢愁千斛”、“我谁知”,主人公深夜兴高采烈地大声清唱、欢笑。在他看来世上的深重愁闷哪里会值得到他一笑呢?这四句融情于景,化景物为情语,写得活灵活现。“人道”、“我谁知”二语把词人的豪情和旷达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语言质朴有致,不假雕饰;写景抒情均不刻意求工,自然流露;清新自然,明快悦耳;感情真率;极富生活情趣。上阕咏物陈情,落笔明快;下阕叙情述景,曲折有致;最后以写情语收束全篇,具有神至之笔。真是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通幽;委婉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确是词家正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