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自渭南晚次华州》唐司马扎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司马扎

《自渭南晚次华州》原文

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

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

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

有如无窠鸟,触热不得住。

峨峨华峰近,城郭生夕雾。

逆旅何人寻,行客暗中住。

却思林丘卧,自惬平生素。

劳役今若兹,羞吟招隐句。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唐代诗人司马扎《自渭南晚次华州》的赏析:

《自渭南晚次华州》是唐代诗人司马扎在旅途中的一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诗人描绘了他在渭南到华州的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他首先描绘了沿途的景色,火红的云彩进入了村巷,雨后初晴的景象依稀可见在驿站的树木上。这生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慨。

诗人写自己因为离开家乡而感到疲惫,他的马也不断回顾,如同一只找不到避风的鸟巢的鸟,炽热的气温让它无处可待。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表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也流露出他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想象自己回到家乡,躺在林间小屋中,享受着素朴的生活,这种对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的恬淡和质朴。然而,现实却是他正在从事繁重的劳动,这使他感到羞愧,因此他不再吟咏那些招隐的诗句。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思想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家乡、劳动人民的描绘,表现了他的思乡之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的羞愧之情。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希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译文:

前方的楼顶如同仙界的顶点,西边的道路通向赤水的渡口。火红的云彩进入村巷,余雨依然依附在驿站的树木上。我行走在这条路上,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疲惫的马也不断回顾。这就好像是没有巢穴的鸟儿,炽热的气温让它无处可待。

巍峨的华山峰近在眼前,城郭在夜晚的雾气中若隐若现。旅店中谁在寻找歇脚的地方?只有我这个行客暗暗留在了这里。我回想起在林间小屋中躺下的感觉,那种感觉让我满足,这是我平生的素朴生活。现在的劳役让我像这样奔波,我羞于再吟咏那些招隐的诗句了。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