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沈德潜
夫差曾报阖闾仇,宋室南迁事竟休。
和议有人增岁币,偏安无诏复神州。
中朝已洒苌弘血,塞北空闻杜宇愁。
莫上凤凰山顶望,冬青谁认旧陵邱?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的题目及内容写的是春秋时代吴越争霸和宋朝亡国之事,主要是表达历史兴亡之感。诗人在吴山山顶俯视山下的杭州城,那城市虽依然存在,繁华一如既往,然而已成为南宋小朝廷覆灭后的后人的故事。因此诗人由怀古引发的是兴亡之叹,没有留下任何个人感慨的余地。
首句“夫差曾报阖闾仇”,夫差、阖闾都是吴王,他们的故事属于吴越争霸。当时吴越争强,互有胜负,越国被吴国打败,勾践用范蠡计策,假装求和,献西施给吴王。吴王夫差破越后,乃与齐争盟,并楚威王。此句写吴王曾为父报仇,击破越国,志得意满的样子。诗用笔极重,写出了当时吴越斗争的激烈和吴王的狂妄。次句“宋室南迁事竟休”,这是写两宋之际国家败亡的事情。“南迁”指的是北宋后期金兵大举南下之时,高宗赵构在南京建立南宋朝廷,虽然偏安江南一隅,但是南宋与金国仍然长期对峙。然而在诗人所处之时,这个“偏安”的局面已经结束,宋室已如风烛残年,诗人对此深感忧虑。
第三句“和议有人增岁币”,写的是南宋朝廷向金国纳贡求和的事情。诗人在此用讽刺的笔调表明他对这种屈辱外交政策的不满。第四句“偏安无诏复神州”,这是写南宋朝廷只想偏安江南一隅,苟且偷安,没有图谋恢复中原失地、光复神州伟业的志向。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痛心。
第五句“中朝已洒苌弘血”,中朝指的是中原地区,苌弘血指的是周苌弘事,典出《庄子·逍遥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原地区已经被异族占领的悲愤之情。第六句“塞北空闻杜宇愁”,杜宇是古代的悲鸟,杜宇声悲,闻之令人断肠。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忧愁。
最后两句“莫上凤凰山顶望,冬青谁认旧陵邱”,诗人劝人不要登上凤凰山,因为已经认不出旧时的陵墓(传说吴越国王葬在凤凰山)了。“冬青”是树名,诗人看到“冬青”想到当年的陵墓,“冬青谁认旧陵邱”,带着凄凉的感情色彩。这不禁使诗人发出悲壮的慨叹声。
整体来看这首诗重在抒发兴亡之感,意境悲凉肃杀,感慨深沉。它体现了诗人在看到国家兴衰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历程,具有一定的历史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