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赵彦端
雨斜风横,正诗人闲倦,淮山清绝。弹压秋光江万顷,只欠凌波罗袜。好事幽人,怜予止酒,著意温琼雪。翠帷低卷,怪来飞堕初月。
凉夜华宇无尘,舞裙香渐暖,锦茵声阙。不分金莲随步步,谁遣芙蓉争发。赖得高情,湘歌洛赋,称作西风客。为君留住,不然飘去云阙。
念奴娇·雨斜风横
雨斜风横,正诗人闲倦,淮山清绝。弹压秋光江万顷,只欠凌波罗袜。好事幽人,怜予止酒,著意温琼雪。翠帷低卷,怪来飞堕初月。
凉夜华宇无尘,舞裙香渐暖,锦茵声阙。不分金莲随步步,谁遣芙蓉争发。赖得高情,湘歌洛赋,称作西风客。为君留住,不然飘去云阙。
宋人赵彦端这首《念奴娇》词是作者闲居舒州(今安徽怀宁一带)时所作,写雨夜与女伴欢饮时的醉卧华屋和天明赏景的情景,细腻刻画了贵族的逸生活动和作者的高雅情趣。
上片写雨中夜景。“雨斜风横,正诗人闲倦,淮山清绝”这三句首先点出节令并渲染环境气氛。斜风细雨本是秋夜习见之景,但作者将它放在斜风骤雨的形象画面中,就令人觉得格外阴沉冷寂。正此同时,诗人又感到淮山在雨中显得格外清凉幽静。“弹压秋光江万顷,只欠凌波罗袜”这两句化用李贺“黄叶古祠寒雨下,玉山春草白坟头”的诗境,写出自己面对秋景的兴会。他想象此时淮江一片雨后的景象:江面辽阔,万顷秋色,经雨水冲刷之后,一尘不染;只是缺少凌波微步的凌波仙子来弹压这满江的秋色。仙子不来,令人感到寥落寂寞。“好事幽人”以下几句进一步描述幽人好事和环境清绝的状况。这里说幽人温酒以待雨过天明;而翠帷之中,竟意外地出现了明月飞堕。“凉夜华宇无尘”,极言环境之净美也。“翠帷”二句是词眼,是上片之骨,由这里可以看出下片的飞堕明月、华屋自洁等景物皆由此及彼而加以渲染烘托出来的。
下片写雨后晨景。“凉夜华宇无尘,舞裙香渐暖,锦茵声阕”,这几句描写环境之清幽和欢饮后的醉态。其中“凉夜华宇无尘”与“雨斜风横”相对照,更显得天朗气清;“舞裙香渐暖”和“金莲步步”相对应,更显得明净利爽;“锦茵声阕”叉暗示当暑偃卧的情状;词人的诗酒生活则结束在大好的光景面前,转言“ 不分金莲随”、“ 谁遣芙蓉争发 ”。意思是说早晨雨过天晴景色更好如“溪上水夫不解收.沙禽飞上芙蓉秋”因泥沙淤积未得收回亦恐怕刚出淤泥的小荷翘望秋光也随着沾污似开似敛,带着满腔喜爱之意与有所希冀而放心不下之意一同又赶上一些相继不开放,恨赏景无人:“ 赖得高情”几句皆是词人的热情的心声与想像天下的美人一般重才节的情景把物之芳美并上人的重情结为一体更为妙不可言.对知己表达情意时隐约道出但又有不点透留一些余味不尽之处更有温存而活泼的气氛真不失春风之雅 巧妙圆转的结构加上热烈浓郁的情意将丽景、丽人合二而一在景真情真意象美上双胜 。这富有生活的情趣、乐观的精神。于田畔作合宜适度的清空的笔致“追雅颂于斯文”、“有风人之致”使词不愧为大雅的末章 显示出清空骚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