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葛起耕
谁奏琵琶妒客欢,啼珠泣玉使心酸。
感时多向英雄洒,怨别还从粉黛弹。
每听巴猿愁滴袂,莫烧汉蜡恐堆盘。
阳关一曲君休唱,唱罢人间行路难。
泪
谁弹琵琶引众欢,珠啼玉泣令心酸。
感时每向壮士洒,怨别犹令佳人弹。
众猿啼愁挥袂袂,勿剪汉宫蜡重烧。
阳关一曲无须唱,自古人生行路难。
在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会如何去理解和赏析这首诗呢?首先,从诗题《泪》来看,诗人似乎在借眼泪表达一种深深的情感。其次,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似乎在借眼泪表达对时事的感慨,对离别的哀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迷茫。
“谁奏琵琶妒客欢,啼珠泣玉使心酸。”这两句诗中,“琵琶”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悲伤,而“妒”字则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离别感到惋惜和不舍。“啼珠泣玉”则形象地描绘了眼泪的珍贵和哀伤。“使心酸”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哀怨。
“感时每向英雄洒,怨别还从粉黛弹。”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感慨和对他们的离别,后一句则描绘了女子深深的哀怨。“粉黛”在此指代美丽的少女,这些无辜的人也要承受离别的痛苦。
“每听巴猿愁滴袂,莫烧汉蜡恐堆盘。”这里的“巴猿”指自然界中带有凄凉哀伤意味的生物,“愁滴袂”表达了离别的愁绪深重。后一句的“汉蜡”是对皇家礼仪的暗喻,“堆盘”暗喻世事的混乱无章和背离传统价值。“恐”字则是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混乱的人间的感叹。
最后的两句诗:“阳关一曲君休唱,唱罢人间行路难。”诗人仿佛在对即将到来的分别和生活的困难作出最后的一点呼唤。在这“阳关一曲”中,既有人生之路的苦难与艰险,又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眼泪这一象征物,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离别的哀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它是一首深情而深沉的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深理解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