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赵文
绿秧平,烟树远,村燕声喧,凫雁归来晚。自倚阑干舒困眼。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满。
饮先愁,吟又懒。几许闲情,百计难消遣。客路不如归梦短。何况啼鹃,怎不教肠断。
宋词的温润清雅风格在我心中从未减少。近读赵文《苏幕遮·春情》,我就感受到了这样的一种意境,温暖人心。作者通过精细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温润而又深沉的情怀。“绿秧平,烟树远,村燕声喧,凫雁归来晚。”新翻的绿秧平铺满地,淡淡的烟雾中远树影影,傍晚归来的燕子阵阵欢快的鸣叫声,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夜景图。“自倚阑干舒困眼。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满。”诗人独自倚着栏杆,欣赏这乡村美景,一架满挂绿葡萄的葡萄藤,青得流溢出池塘的水面,一片生机盎然。“饮先愁,吟又懒。几许闲情,百计难消遣。”酒能解忧,然而诗人却懒得饮酒;诗能抒怀,然而诗人却百无聊赖,懒得去吟诗。诗人内心的愁闷无法排遣。“客路不如归梦短。何况啼鹃,怎不教肠断。”漂泊在外的路上,思乡的梦却如此短暂。夜夜啼叫的杜鹃声声唤不停,怎不叫人肝肠寸断。赵文这首词写得深沉含蓄,意象丰美。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哀愁和一种飘逸的诗意。现代文译文如下:
绿色的秧苗平展着,远处的树林在雾霭中时隐时现。傍晚归巢的燕子喧闹着,水乡的野鸭成群地飞回。我独自倚靠栏干,舒缓着困倦的眼睛。一架满挂绿葡萄的葡萄藤,青得流溢出池塘的水面。想饮酒以解忧愁,却又懒得饮酒;想吟诗以抒怀情,却又百无聊赖懒得吟诗。漂泊在外的日子里思乡之梦短暂难求。更何况那声声夜啼的杜鹃,教人如何不愁肠寸断。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乡村景色,表达了词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无法归乡的愁苦。词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整首词充满了哀愁和诗意的美感,是一首温润清雅的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