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范仲淹
穰下故都今善藩,沃衍千里多丰年。孙公顷以清净化,我来代之惭二天。人物高传卧龙里,神仙近接弄珠川。汉光旧烈山河在,徘徊吊古良依然。二十八将固不朽,风云一代皆忠贤。我亦明时得君者,出处十载功不前。尚得州麾养衰疾,优游岂减居林泉。因逢故人作宴喜,琴樽风月夕不眠。之翰诗诗来若金石,重于我辈何其偏。相其直道了无悔,宁争蠖屈与鹏骞。
《诗人〈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新绎》
【现代文译文】 穰下古都今成富庶藩镇 沃野千里连年丰收 孙公昔以清廉政风治此 我继任时深感惭愧难当
此地人物高洁如卧龙故里 山水灵秀似神仙居所 汉光武帝的功业山河犹在 徘徊古迹令人感慨万千
云台二十八将功业不朽 那风云际会的时代尽是忠良 我虽逢明主却十年未建功业 幸得州职调养病体 闲适生活不逊林泉隐士
偶遇故人设宴欢聚 月下抚琴饮酒竟夜不眠 孙公诗作字字如金石 对我辈偏爱何其厚重 坚守正道此生无悔 何必计较一时得失进退
【原创赏析】 这首和韵诗展现了诗人典型的士大夫情怀。开篇以穰城今昔对比起兴,"惭二天"之语显其谦逊品格。中段以"卧龙""弄珠"等意象,将地理风物与历史记忆交织,云台二十八将的典故更强化了忠君报国的精神传承。
诗人以"明时得君"却"功不前"的自我剖白,折射出北宋士大夫在仕隐之间的典型困境。末段"琴樽风月"的宴饮描写,实则暗含"先忧后乐"的精神底色。结句"宁争蠖屈与鹏骞"用《庄子》典故,表明其超越个人得失的政治操守。
全诗在酬唱中完成三重对话:与历史先贤的精神对话,与友人的心灵对话,与自我理想的内心对话。诗人将个人际遇置于历史长河中观照,展现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宏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