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汪藻
苔渍岚侵几百秋,诗仙寄我海南州。
携来应自滇池国,得处还因博望侯。
吹烛会寻延阁老,挂钱肯学饮家流。
杖兮莫便为龙去,扶取衰翁老故丘。
宋代诗人汪藻所著《朱新仲自韶州寄灵寿杖并诗次韵答之》描绘了作者朱新仲寄来灵寿杖以及所作诗篇的情景,表现了友情的珍贵和对杖、诗的赞美。接下来是我对此诗的赏析,以及相应的现代文译文。
原文解读:
这首诗首先描绘了灵寿杖上苔藓的痕迹和山岚的侵袭,表明这根杖已经存在了很久。接着,诗人描述了友人寄来此杖的背景,即他在海南州所作的诗篇。诗人将杖与历史人物相联系,如“滇池国”的传说和“博望侯”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诗中还提到,这根杖可以用来吹烛寻欢,象征着友情的深厚和生活的乐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不要把杖变成龙,而要扶助自己走过人生的坎坷。
现代文译文:
朱新仲从韶州寄来灵寿杖以及他所作的诗篇,我对此感到非常欣喜。这根杖经过苔藓和山岚的侵蚀已经存在了很久,似乎是由一位诗仙寄给我的。我惊讶于它的出现地点应该在滇池国一带,至于为什么它能被寻到则可能是因为它具有博望侯般的神秘之处。如果用它来吹烛寻欢,一定会引起延阁老的兴趣,或许也会被饮酒的人视为新潮流。不过请注意,这根杖可别变成真龙飞去,我还是希望你能够扶助我这个衰老的翁人走过人生的每一个丘陵。
在这首诗中,汪藻通过描绘友人赠送的灵寿杖和所作诗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赞美了杖和诗的价值,并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关怀。这种深情厚谊在古代诗歌中是十分珍贵的,也体现了汪藻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